国外城市犯罪的空间理论综述
发布时间:2017-11-16 11:55
本文关键词:国外城市犯罪的空间理论综述
【摘要】:城市犯罪的空间分布研究源于制图学派,该派使用地图描述犯罪的地域空间差异,发现犯罪的空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现在犯罪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也开始应用于犯罪的空间分布研究。芝加哥学派开创了城市犯罪的空间生态研究,探讨犯罪发生的生态环境体系。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理论主要有街道眼理论、可防卫空间理论、情境犯罪预防理论、CPTED理论和死角理论等,这些理论皆强调通过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城市犯罪的原因有多个方面。生物学认为,生理异常是造就“先天性犯罪人”的重要原因;心理学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变异是导致犯罪的主要原因;社会学认为,社会因素在犯罪中起着关键作用。已有研究成果多从社会环境及个体生理、心理特征探讨犯罪的原因,对物质形态的空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发曾;论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2 戎雪海;谈环境预防理论指导下的城市犯罪防控[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高祝南,刘海燕;我国城市犯罪的预防与控制[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王发曾;;我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研究二十年[J];人文地理;2010年04期
5 王发曾;;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6 红涛,李金韵,李丹;试论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犯罪系统控制[J];湖北社会科学;1995年12期
7 冰凌;美国的城市犯罪[J];河南公安学刊;1996年01期
8 王羲东;城市犯罪提出的新课题[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192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9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