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中经济犯罪风险防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9 20:30
本文关键词:网络借贷中经济犯罪风险防控研究
【摘要】:网络借贷作为民间借贷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应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脱媒的发展趋势,它凭借较低的准入门槛,低廉的交易成本,超越时空界限,搭建起资金融入者和资金融出者之间的沟通平台,为民众提供投资渠道的同时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成为弥补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赢得市场及政府监管层面的肯定。然而,在经历初期阶段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蕴含的经济犯罪风险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预防网络借贷中的经济犯罪,如何防控网络借贷中的经济犯罪风险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及意义所在。 本文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范围内利用实证分析法对网络借贷发展现状及其中的经济犯罪现状进行分析,利用典型案例对网络借贷中经济犯罪活动的特征进行简要概括,结合后现代聚焦风险的犯罪预防理论,提出网络借贷中经济犯罪风险及风险识别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防控对策,从而对监管机关监管机制的确立和网贷平台自身防御机制的构建提供有益帮助。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笔者在对网络借贷和民间借贷中经济犯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网络借贷平台应回归金融中介的本质,不宜突破中介身份的底线,而现有网贷平台并非全部符合P2P网络借贷的各项必备构件,故统称为“网络借贷”更为合适。针对运营风险和经济犯罪,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强化定量分析,以增强结论的信度与效度,提升实践可操作性。法律制度需逐步完善,为应对眼前问题而仓促制定未经全盘考虑的制度规范无疑会引发无穷后患。 第二部分介绍我国网络借贷发展现状。通过对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展开实证分析,利用获取的统计数据,,对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成交额、投融资人数、收益及网贷平台中的“问题平台”分别加以量化分析,初步估算2013年全国网贷平台总成交量达1958亿元,贷款存量为258亿元,出借人数超过30万,其他统计项的年增长率也都在高位运行。 第三部分着重于网络借贷中的经济犯罪案例研究与经济犯罪风险分析。通过“优易网”的案例分析,发现网贷平台运营者从事的经济犯罪活动呈现如下特征:假借大企业之名夸大企业实力;利用高额回报吸引大量投资;虚构大量贷款人信息;客户资金安全无保障;提供虚假担保;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监管机关的事前监督与预警机制缺失等。 笔者将社会风险中“危害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引入到犯罪风险中“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了犯罪风险预防的可行性,借鉴后现代聚焦风险的犯罪预防理论,提出网络借贷中经济犯罪风险因素存在于网贷平台运营者和借款人两个方面。 第四部分提出网络借贷中经济犯罪风险的防控对策。分别从监管机制的确立,网贷平台运营机制的完善,法律制度的综合改革,公安机关的防范、打击,借贷双方的自我保护等方面提出网络借贷中经济犯罪的防控对策:提出建立风险防控为主、合规审查为辅的监管策略;网贷平台自身要从完善行业自律、运营流程、制定风险预警机制等几个方面加强犯罪风险防控;公安机关作为打击经济犯罪的主体,不仅需要在深入研究该类犯罪行为规律,制定完善的侦查策略基础上不断加强侦查打击力度,还应从信息情报的获取、各级公安机关联动、嫌疑人资料数据库的建立等几个方面入手构建日常的防范机制;借贷双方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社会媒体监督力度的加大都有助于遏制网贷平台中经济犯罪活动的发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1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雅;晏钢;;我国发展P2P网络信贷问题探究[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2 罗森林;刘峥;郭亮;闫广禄;张蕾;;基于Probit的犯罪嫌疑人判定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3 王艳;陈小辉;邢增艺;;网络借贷中的监管空白及完善[J];当代经济;2009年24期
4 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刘新朝;吴映辉;何晓燕;曾为中;;民间借贷违法犯罪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2年27期
6 王振;;P2P网络借贷模式洗钱风险及应对措施探析[J];南方金融;2012年11期
7 李璐;严海杰;;民间借贷异化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的成因分析——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3期
8 张永萍;;民间借贷引发犯罪问题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2年13期
9 孙利国;;非法集资犯罪小样本实证分析——以相关案件为依据[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陈道富;朱鸿鸣;;我国P2P行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琼;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4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20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