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7-12-08 08:13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路径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转型 源头诱因 预防策略 重要意义 群体性事件


【摘要】:保持着多发态势的群体性事件加剧了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但客观而言,这是利益分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加以反思,积累经验,才能从源头上化解潜在危机。从源头上预防和干预危机的发生,对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南阳理工学院;
【基金】:河南省科技项目软科学“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联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711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社会转型的一个难题,就是改革要讲求节奏,发展要保持稳定。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关键在于治本,在防范其酝酿爆发的同时,政府应高度重视其所暴露出的深层诱因,从源头上破坏群体性事件得以孕育的土壤,恰当地化解事件内部所折射出的矛盾,建立相应的防御机制,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纪昌;;我国农村环境侵权问题初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梁磊;;廉政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雍继敏;陈潮升;;保护农民工权益亟须法律和制度创新[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4 顾华详;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制建设[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张晨辉;刘燕燕;;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研究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6 肖坚;;税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徐莺;;农民工融入城市之难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任喜荣;;完善宪法文本 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9 武向荣;;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第一资源;2008年03期

10 何炼成,邹富汉;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严志兰;沈君彬;;构建福建和谐社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彩霞;;论媒介素养与和谐社会[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东风;;基于后现代生态主义的城市发展思考[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4 范纯增;姜虹;;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和谐度的空间差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徐家博;;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特征刍议[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夏爱红;于萌苗;;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社会理想的升华[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殿廷;王丽华;吴铮争;吴巧新;袁俊;胡献丽;周海波;康旺泉;邢军伟;任春艳;;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基于效率与公平统一性的设计[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8 张媛惠;刘一恒;;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宪法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浩;中国行政审批模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谢璐妍;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周凯;中国城乡融合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黄维;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杨义芹;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7 唐皇凤;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D];复旦大学;2006年

8 李树业;顾客满意理论与管理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刘海龙;传统“和”文化与和谐社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许勇;转型时期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郗华莉;论和谐宪政[D];西北大学;2010年

2 陈强;福建省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邱丽平;当代中国发展观的演变与历史启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杰;邓小平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赵丽;我国农村环境侵权救济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乌妮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治制度创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董圣滨;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山东大学;2011年

8 吕俊杰;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能力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张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观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10 张鹏;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金祥,范颖华,朱坚;社会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理性分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3 李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杨瑞清;辜静波;;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J];求实;2005年12期

5 王玉龙;吕云涛;;健全能量释放机制,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控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6 李新钰;蒋连舟;赵超;;试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农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四大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9期

8 麻彦伟;;乡镇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J];领导科学;2005年23期

9 余凌云;唐荧;;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年02期

10 李万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v,

本文编号:1265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265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f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