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劳资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12-08 11:07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劳资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群体性事件 劳资冲突 农民工


【摘要】:劳资群体性事件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中外学者们从改革利益冲突、新的阶级形成等方面解释了我国农民工劳资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劳资群体性事件引起政府对工会工作的重视,需要进行工会改革、改变当前劳动关系的模式,从法律法规等制度上积极预防劳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从微观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为解决此类群体性事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劳资群体性事件参与意愿:“需要—相对剥夺感”模型与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4YJC630219)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631.43;F323.6;F249.24
【正文快照】: 2014年2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发布了《法治蓝皮书(2014)》,其中的研究数据表明,从2000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虽然导致百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原因众多,但由劳资纠纷引起的位居前列,占三分之一。由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劳动关系以其对社会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艳;;从劳资协议力量变化看新生代工人集体行动的策略选择——以南海本田事件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常凯;;是谁引发工人集体行动?[J];管理@人;2009年09期

3 石晓天;;工人集体行动、工会主席直选与工资集体协商——以广东省为例[J];理论与改革;2012年05期

4 姜胜洪;;当前职工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1年04期

5 周艳云;;广东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法制控制[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乔健;;劳动者群体性事件与危机管理创新——从近期出租车司机罢工潮说起[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1期

7 陈跃培;;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性事件治理策略[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刘春泽;;从接续、断裂到融入、赋权——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结构性成因及其化解之道[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康纪田;刘卫红;;论工会在矿业集体合同中的定位[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袁青川;;中国集体劳动关系的政府规制:从“自发救济”到“制度救济”——基于相关文献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10期

3 林琳;;传染的资本主义、病态的劳资关系——评《全球化与中国劳工政治》[J];开放时代;2011年08期

4 陈祥丽;;职工权益自救的逻辑与企业应对之道——基于南海本田罢工事件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5期

5 周艳云;;广东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法制控制[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熊新发;;比较视野下中国罢工治理的反思与展望——常态与非常态:积极解决与消极应对[J];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7 任国友;;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演化及其治理[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8期

8 罗明忠;;经济低迷时期劳动关系处理的应急机制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鸿;征地补偿安置讨价还价博弈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2 王黎黎;从协约自治到统合协作: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国强;我国罢工立法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谷蜜;B区劳动关系群体性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刘铭;长春市出租车行业中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季洁;社会转型期我国劳资冲突与化解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刘冰;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的演化及应对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杨舒;近年来我国劳动者群体性维权事件的典型案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7 潘彩仪;Y公司危机管理案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苏丽霞;昆明市船房社区社会风险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9 刘津成;赋权视角下的“站工”权益保障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10 孙庆华;工会会员同异质条件下的集体谈判行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清军;许晓军;;劳资群体性事件与工会利益均衡及表达机制的建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5期

2 李铁;;劳资问题,广东为中国探路[J];大经贸;2010年09期

3 钱正武;;社会排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J];调研世界;2011年02期

4 马振超;;2009年国内安全形势述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黑启明;;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经济社会视野[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石晓天;;工资集体协商的条件与实现路径——从南海本田等个案比较的角度[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冯同庆,石秀印;工会基层直接选举调查及其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杨正喜;;转型时期我国劳资冲突特点——以珠三角农民工为对象[J];管理科学文摘;2008年03期

9 卢帆;;金融危机下劳资性群体事件发生的特点及调处措施[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许方丽;;危机管理中政府如何应对引导媒体[J];价值工程;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林小昭;[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龙飞;[N];中国经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金祥,范颖华,朱坚;社会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理性分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3 李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杨瑞清;辜静波;;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J];求实;2005年12期

5 王玉龙;吕云涛;;健全能量释放机制,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控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6 李新钰;蒋连舟;赵超;;试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农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四大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9期

8 麻彦伟;;乡镇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J];领导科学;2005年23期

9 余凌云;唐荧;;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年02期

10 李万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v,

本文编号:1266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266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a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