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户籍制度与农民工就业歧视辨析

发布时间:2017-12-13 18:17

  本文关键词:户籍制度与农民工就业歧视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户籍制度 农民工 就业歧视


【摘要】:农民工就业歧视是农民工就业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户籍制度多年来一直被学者们认为是影响农民工就业歧视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通过社会调查和研究发现,户籍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影响并不相同。在农民工就业歧视形成之初,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起到直接的身份歧视作用,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尤其是全国劳动力市场建立以后,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影响正慢慢被市场化机制所消解。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监察室;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及其社会风险研究”(12BJY042)
【分类号】:D631.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农民工是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的一个新事物,是中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在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动到城市,进入工厂成为工人。农业人口成为工业人口和农村居民成为城市居民这两个过程是一致的,即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的。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桂宏;胡建国;;农民工城市生活社会保障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X区423名农民工为例[J];调研世界;2006年08期

2 姚先国,赖普清;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3 黄宗智;;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J];开放时代;2010年10期

4 张体魄;;就业歧视与农民工社会保障[J];农村经济;2010年09期

5 胡建国;;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工资差异的城乡户籍歧视问题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7年01期

6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07期

7 王哲;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工问题探讨[J];乡镇经济;2005年06期

8 孙长青;农民工问题的制度因素及制度创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春;;关于中国农民政治权利的理性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郭志全;;浅析民间组织在农民工维权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成艾华;恩施州流动人口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4 韩秀丽;;影响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宁夏西海固地区原州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5 温丽;;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实证研究——基于VEC模型的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6 朱进芳;;市民化视角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7 姬便便;;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障碍——解读农民工二重收入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5期

8 许巍;邢大伟;;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回流问题的调查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2期

9 赵慧芳;任中平;;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分析与治理[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张兴;;社会断裂、社会排斥与和谐社会[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石莹;;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进展及述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陈钊;陆铭;;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对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考”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4 丁士军;陈风波;陈玉萍;;农户非农活动及其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江汉平原农户为例[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丁士军;陈玉萍;陈风波;;农户非农活动及其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江汉平原农户为例[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李玉江;邸加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区域研究——以山东、河南两省为例[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7 李恒;;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8 吴克明;;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上升[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主要问题[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陈诗达;;强化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梅;二元经济结构下最低工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7 刘冰;企业在职培训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9年

8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宏伟;政府在农民工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真;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振宇;诸城市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孟宪文;诸城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张彦;诸城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董金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10 甘茂坤;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其仁;;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宋嘉革;浅析农民外出劳动力“双重身份”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0期

3 陈成文;论社会弱者的社会学意义[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2期

4 吴学军;对转型时期弱势群体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胡旭阳;史晋川;;民营企业的政治资源与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6 陶然;汪晖;;中国尚未完成之转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挑战与出路[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7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8 胡旭阳;;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以浙江省民营百强企业为例[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9 卢周来;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透视[J];经济体制改革;1998年03期

10 郭文杰,余瑞祥;关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少平;李玲;;户籍制度改革:并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当务之急[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林珊珊;;从户籍制度层面出发探析农民工问题[J];湘潮(下半月);2010年08期

3 黄少平;;户籍制度改革并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当务之急[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柏天航;朱涵;;“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对策[J];湖南农机;2010年03期

5 陈旭;赵杰;;浅析当前户籍制度与民工荒问题的产生——以杭州市萧山区某镇为例[J];北方经贸;2010年10期

6 肖玉,肖建华;户籍制度——我国就业歧视的制度性原因[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唐骏;郭莉滨;向一波;;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7期

8 王文涛;肖国安;;论我国的贸易政策对户籍制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9 潘s,

本文编号:1286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286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0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