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系列案件串并案后案情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18:01

  本文关键词:系列案件串并案后案情分析研究 出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系列案件 并案侦查 层次分析


【摘要】:系列案件侦查中案情分析时,侦查人员往往面对的案件数量多,面对的痕迹物证多,面对的案件要素多,而且这些案件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大、性质各异,侦查人员往往要解决的问题也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案情分析中的任务、内容、要素分解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分析,以保证案情分析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系列案件中案件分析可以分为:层次一——系列案中的"个案"分析;层次二——系列案中案与案之间"关联点"分析;层次三——系列案件中"行为模式"分析;层次四——犯罪嫌疑人"属性"分析。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918.2
【正文快照】: 系列案件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或一伙犯罪分子连续进行一种或多种犯罪,而在作案时间、手段、侵犯对象、痕迹物证等方面表现出来某种特定的共同特征,可以认定是一个人或一伙人所为的案件[1]。目前,侦查理论界的文章大多关注如何发现并认定是系列案件,对系列案件串并后的案情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东;战鹏;陈果;;简论并案侦查的性质、作用与基本步骤[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张志英;;试论并案侦查的条件及认定[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闫祥东;翟崇杰;铁海霞;;标记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其并案侦查价值[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4 郝宏奎;;论并案侦查条件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李蕤;隗甫杰;;系列杀人案件并案之行为证据分析[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印大双;;并案侦查缺陷分析与改进措施[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黄金香;并案侦查 小案带破大案——“8.25”系列盗枪案的侦破及其评析[J];犯罪研究;1999年03期

8 芦鹏;;论并案侦查的效益最大化[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芦鹏;;论并案侦查及其效益的最大化[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骆建新;张智勇;;案件串并工作浅析[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源生;;也论并案侦查的逻辑基础[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2 刘树军;;运动手枪特大杀人抢劫系列案件的法医学分析研究[A];第三届全国法医损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3 蒋宏贵;刘俊宁;;电感耦合等离子直读光谱仪(ICP)在检验小口径步枪枪弹中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蔡俊波;陈荔;王凯;;对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调查分析——以广东珠海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为标本[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朱传红;钟云飞;王海生;;系列枪劫杀人案侦破现场勘查及犯罪心理分析[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6 邹浪萍;;DNA指纹图在法医学中应用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亮;通报省公安厅专案组工作情况[N];团结报;2008年

2 记者 徐伟;部督系列案破了50串[N];法制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蒋德;大海捞针捞出300余万现金被窃案线索[N];法制日报;2009年

4 通讯员 马洪建;“说理执法”架起警民“连心桥”[N];泰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陈涛;宜川县公安局取得骄人工作成绩[N];延安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袁鹏;被拐女大学生机智报警成功获救[N];中国妇女报;2009年

7 记者 吴卫;春节安全保卫任务圆满完成[N];天津政法报;2010年

8 特约记者 崔军鸿;沿江百姓更有安全感了[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记者 郑岚岚 通讯员 林德邦 邹红艳 尤小旅;湛江公安去年破命案72宗[N];湛江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张萌萌;我市召开政法维稳工作调度会[N];廊坊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贤;基于逻辑回归的案件关联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2 吴军;论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安徽大学;2005年

3 吕晓冬;手机短信诈骗犯罪的侦控[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8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308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