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新型小区治安防控结构的弊病及出路
本文关键词:当前城市新型小区治安防控结构的弊病及出路 出处:《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小区 治安防控结构 弊病 网格化防控网络
【摘要】:城市新型小区事关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与和谐社会建设。然而,当前城市新型小区的治安防控工作难以适应其内部治理的契约性、功能的多样性、邻里关系的社会性特征,治安问题多发,在治安防控结构上存在着防控体制不顺畅,居民参与度不高,防控手段、措施不专业等弊病。借鉴国内外城市社区治安防控经验,必须理顺"国家-社区-居民"的治安防控体制,全面激活公安机关、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的治安防控效能,架构网格化防控网络,把社区的人、地、物、事、组织信息纳入网格管理,健全实体化治安防控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新型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和防控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作者单位】: 湖南警察学院党委;湖南警察学院办公室;湖南警察学院;
【基金】:长沙市科技局2013年科研立项课题:《社会转型时期新型小区的治安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新型城镇化下的湖南城市居民小区治安防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BZZ073) 湖南省公安厅2014年科研立项课题:《湖南地域性犯罪的防控对策研究》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一、当前城市新型小区治安防控结构的弊病近年来,各地加大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等治安防控措施,社区发案率下降,群众的满意率提升。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型小区的治安防控结构弊端日益凸显:(一)防控体制不顺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宋言奇;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空间效应[J];城市问题;2004年05期
2 何亚群;王明生;;单位体制与社区体制:当前我国城市社会整合的二元模式探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3 吴晓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述评(2000—2010年)——以CSSCI检索论文为主要研究对象[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4 黄凌娟;王骏;;中国社区警务的新发展:民意导向警务之研究[J];学理论;2014年3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其恒;汪水芳;;城市小区邻里关系问题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郝彦辉;刘威;;制度变迁与社区公共物品生产——从“单位制”到“社区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3 孙龙;雷_";;北京老城区居民邻里关系调查分析[J];城市问题;2007年02期
4 何重达;吕斌;;中国单位制度社会功能的变迁[J];城市问题;2007年11期
5 高瑜;金俊杰;;我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研究评述——基于制度变迁的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孟川瑾;吴晓林;;社区善治及其基础[J];城市问题;2013年05期
7 吴晓林;;“后单位制”时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整合的困境——一个框架性的分析[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3年00期
8 刘天宝;柴彦威;;中国城市单位制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5期
9 吴晓林;李咏梅;;国内城市治理研究述评:学术进展与研究展望[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02期
10 吴晓林;;台湾城市社区的治理结构及其“去代理化”逻辑——一个来自台北市的调查[J];公共管理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世胜;大都市区公共游憩空间的建构与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艳;基于人口转变视角下的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李小云;面向原居安老的城市老年友好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党春艳;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杨文;社会问题解决导向的企业志愿者项目研究:行动动机,战略实施与受助者获益[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芳;社区公园健康景观设计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2 鲍励;变迁中的邻里人际传播[D];安徽大学;2011年
3 姜楠;单位型社区社会资本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阳慧;以生态和文化为导向的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玮;城市混合居住社区发展及其整合规划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程;和谐的邻里空间[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陈U嗙,
本文编号:1326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32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