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舆情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出处:《现代情报》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升高、规模扩大、冲突程度增强,严重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时做好科学防范工作,提高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是政府部门面对的新课题。本文试从舆情视角出发,以舆情和群体性事件的互动关系为基础,阐述了舆情作用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预防机制及处置策略,以助于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frequency of mass incidents has increased, the scale has expanded, and the degree of conflict has increased,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timely scientific prevention work.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group events is a new task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opinion, 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opinion and group ev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auses of mass events under the role of public opinion. Prevention mechanism and strategy to help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group incidents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基金】: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控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030240)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异化视角下网络舆情衍生效应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HB14GL00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微博舆情系统建模与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YJC630055)
【分类号】:D631.43
【正文快照】: 1现状分析据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1]。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各级阶层的利益博弈,以及信息时代的网络舆论自由,不仅加速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危害社会的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彭知辉;;论情报信息与群体性事件预警[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扁柯潇;董志宏;林立瑛;兰月新;;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策研究[J];情报探索;2012年04期
3 唐超;;突发型群体性事件网络影响力演进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2年04期
4 戴冕;;群体性事件心理学分析——以城管暴力执法事件为例[J];人民论坛;2013年32期
5 李维昌;;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视角下的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反思[J];思想战线;2013年06期
6 魏毅峰;;情感倾向分析在网络群体性事件预警中的应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庭泽;;经侦案件情报信息的收集[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3期
2 蒲丽霞;苗志娟;裴红娟;;论新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构与完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08期
3 朱荣;王学红;;东营市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应急机制研究[J];电子技术;2014年07期
4 白绪强;于杨;;县域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及应对策略[J];今传媒;2014年09期
5 刘扬;谢中瑞;;关于构建群体性事件动态预警信息网络的思考[J];辽宁警专学报;2012年02期
6 靳建辉;;大连完善社会安全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13年05期
7 何莲;;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J];农村经济;2014年01期
8 梁春阳;;我国网络舆情及网络舆情危机理论研究综述[J];宁夏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9 刘席宏;李鲲;;重特大交通事故网络舆情的应对[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王红光;尧婕;温红红;;利益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探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祖迎;网络动员及其管理[D];南开大学;2013年
2 华进;云之话语,,钟之逻辑:叙事学视域下的网络新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伟;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演化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易臣何;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政府监控[D];湘潭大学;2014年
5 付业勤;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D];华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璞;公共危机、网络舆情下我国民族地区政策变革的优化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2 朱莉娅;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孟萌;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4 李毅华;微时代下网络舆情的议程互动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5 张婷;我国微博舆论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马凯俊;网络推手现象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7 钟保镜;2011年网络民生类热点事件实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8 翟志伟;网络舆情研究[D];中北大学;2014年
9 杜贵凯;政务微博舆论引导的现实障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拓栋;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久华;;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许蓉佳;;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7期
3 储召红;;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公安研究;2010年09期
4 彭知辉;;论情报信息与群体性事件预警[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朱力;卢亚楠;;现代集体行为中的新结构要素——网络助燃理论探讨[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6 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7 方付建;王国华;;现实群体性事件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比较[J];岭南学刊;2010年02期
8 宋海龙;巨乃岐;张备;濮小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张一文;齐佳音;马君;方滨兴;;网络舆情与非常规突发事件作用机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J];情报杂志;2010年09期
10 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轶畅;论当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与管理[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2 李金;;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杨瑞清;辜静波;;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J];求实;2005年12期
4 王玉龙;吕云涛;;健全能量释放机制,加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控制[J];台声.新视角;2005年06期
5 李新钰;蒋连舟;赵超;;试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与防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农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四大机制[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39期
7 麻彦伟;;乡镇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J];领导科学;2005年23期
8 余凌云;唐荧;;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年02期
9 李万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2005年02期
10 阳红光;浅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公安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董v
本文编号:1409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40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