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现代性挑战与犯罪的文化思考

发布时间:2018-01-25 00:02

  本文关键词: 现代性 犯罪现象 风险社会 文化冲突 传统社会 现代社会 文化思考 价值冲突 文化变迁 共同体 出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现代性为标志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方式渐渐确立了跨国界、跨文化的社会联系方式。以"礼俗"为关联纽带的传统共同体已经被以"理法"为纽带的现代社会所替代。对社会生活之中的生命权力的管理和疏导,对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暴力形式的控制和防范,都可能采取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形式。这就为从文化变迁以及文化越界传播角度重新审视犯罪现象及预防和控制犯罪提出了挑战性的课题。在全球性文化背景下,传统犯罪学对新呈现的犯罪现象已无法进行深度阐释,但一旦被纳入到文化视野之中,从生存紧迫性、价值冲突感、社会断裂状态等方面来透视、反思和研究,则会使这些令人困惑的难题柳暗花明。
[Abstract]:With modernity as the symbol of social lif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cross-border.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y with "etiquette and custom" as the link has been replaced by the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ational law" as the link, and the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of the life power in the social lif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forms of violence that transcend national boundaries. All of which may take a completely different form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his presents a challenging topic for reexamining crime and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r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hange and cultural transborder transmission. Down. The traditional criminology has been unable to explain the new criminal phenomenon in depth, but once it is included in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from the survival urgency, the sense of value conflict, the state of social breakage to perspective, reflection and research. Will make these puzzling puzzles brigh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现代性是一种紧迫的生存情境,又是一种冲突的文化状态。说它是一种紧迫的生存情境,那是因为现代性标志着社会疾速地脱离古典的轨道,向一种风险和运气并存的世界狂奔。说它是一种冲突的文化状态,那是因为现代性是“诸神争吵”的地平线,各种学说、主张、信仰以及形而上学聚集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凡钰;可喜的人生角色转换——从《紫色》解读美国黑人女性意识[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陈华兴;个人生活的自然——论吉登斯生活政治的本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黄燕华;;城乡家庭暴力原因与趋势分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1期

4 夏玉珍;吴娅丹;;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时代[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5 罗丽;;日本生态安全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06年06期

6 王小钢;;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启示——评《风险社会》和《世界风险社会》[J];河北法学;2007年01期

7 吴金芳;方青;;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看农民失地问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褚松燕;公民有序参与:政府治理危机的化解之道[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9 潘泽泉;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一个情感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吴金芳;;重构安全: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徐桂权;;私人博客的使用对人际亲密关系的影响[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维春;;POPs公约法律机制对中国POPs立法的启示[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晓红;伊强;;和谐社会框架下多元主体治理结构构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夏南凯;宋海瑜;;大规模城市开发风险初探[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强;知识与行动:一种结构性关联[D];上海大学;2005年

2 李瑞昌;风险 知识与公共决策[D];复旦大学;2005年

3 许丽萍;吉登斯生活政治范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毛宝铭;科技政策的公众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赵耸婷;俄罗斯家庭关系心理学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7 刘胜枝;社会转型与女性杂志的变迁[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任亚荣;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身体话语[D];上海大学;2007年

9 孙国亮;小说日常话语的叙述表征[D];上海大学;2007年

10 梅宏;生态损害预防的法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疏蕾;女性主义与当代社会学理论[D];安徽大学;2005年

2 梁小燕;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女性生存论阐释[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国立;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发展代价成因探析[D];广西大学;2007年

4 李钊文;后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及研究方式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戚干舞;时间的社会构造和社会的时间构造[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建华;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及其道德调节[D];中南大学;2006年

7 宗海勇;贝克风险社会理论批判[D];苏州大学;2007年

8 何华玲;风险社会的公共治理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07年

9 吴金芳;我国风险治理体系的构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温晶晶;城市·时空·存在[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又天;;谈谈我国刑法中的类推[J];现代法学;1980年02期

2 邓定一;;关于犯罪客体的几个问题[J];现代法学;1980年03期

3 张天龙;;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初步探讨[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4 ;日、美、英、西德关于苏联犯罪情况的报导[J];国际观察;1980年02期

5 林文肯;论同过失犯罪作斗争[J];江淮论坛;1981年06期

6 蔡云暖;国际刑法协会[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1期

7 邓亚平;;“抗拒从严”不能作为量刑的依据[J];现代法学;1981年03期

8 宋占生;张竞;;罪刑法定不能成为我国刑法的原则[J];现代法学;1981年04期

9 昊澄;;犯罪与电影[J];法学杂志;1981年04期

10 方强;;关于开展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刍议[J];法学杂志;198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亦男;;从牟宗三先生的朱子研究探讨朱子思想中的现代性[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张品端;方彦寿;;海峡两岸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学术会议综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程蔷;;闻一多论端午的启示[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4 孙东川;;劳改系统的规划与决策研究[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高士艺;;心理科学技术性应用研究在刑事侦察领域中的若干进展[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林洪桐;;电影的现代性与银幕表演[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7 钱中文;;文学理论:在新世纪的晨曦中[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陈太胜;;现代性进程里的文学理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陶水平;;文艺理论“现代性问题”之思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黄裳裳;;论文学的日常性品格[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曼君;用新视野考察中国文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0年

2 周志太;积极发展高等职业师范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3 记者 沈桂才 实习生 赵亮;南宁市力争把民歌节办成城市品牌[N];广西日报;2000年

4 陈祥玉;重新犯罪[N];检察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王卉;为科学注入人文因素(上)[N];科学时报;2000年

6 西北七;教育学生的形式要多样[N];农民日报;2000年

7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刘梦溪;亚洲价值的反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N];人民政协报;2000年

9 天宁;在全球化中坚持自己的文化主体[N];社会科学报;2000年

10 唐文明;感伤主义护教儒学的终结[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美莲;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分裂意识初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4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铁群;现代都市未成型时期的市民文学[D];河南大学;2002年

6 王晖;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流变论[D];苏州大学;2002年

7 郭馨;《现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9 刘鹏;结构性腐败论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根;章太炎伦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明建;论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晓晶;池莉与当代写实小说的流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海波;最后的觉悟:闻一多诗学价值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金及云;现代性及鲁迅个体生存观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芬芳;走在双轨上的错位人生[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曾利君;“新笔记小说”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黄佳能;现代性精神与后现代叙事[D];安徽大学;2001年

9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10 王永兵;李R既诵∷迪执缘牟鯷D];扬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61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461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