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危险个人法律控制的基本价值目标——从劳动教养制度改革谈起
本文关键词: 危险个人 价值目标 自由 秩序 出处:《河北学刊》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危险个人的违法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只有对其实施有效的法律控制,才能减少犯罪,保卫社会安全。危险个人法律控制的基本价值目标体现为自由和秩序。自由是危险个人法律控制的核心价值目标,而秩序是危险个人法律控制的基础价值目标。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和谐统一关系,而非必择其一的对立关系。
[Abstract]:The illegal behavior of dangerous individuals has brought serious harm to the society. Only by carrying out effective legal control can the crime be reduced. The basic value goal of the legal control of dangerous individuals is freedom and order, and freedom is the core value goal of the legal control of dangerous individuals. Order is the basic value goal of dangerous individual legal control, and the two are mutually 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harmonious and unified relations, rather than the opposites of choosing one of them.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基金】: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危险个人的法律控制》(201203282)
【分类号】:D926.8
【正文快照】: 近年来,劳动教养制度改革成为充满争议而又悬而未决的焦点问题,众多专家学者、实务界人士就该项制度的存与废纷纷发表观点,献计献策,立法部门也启动了劳动教养的立法工作,以完善此项饱受各界诟病的制度。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各式各样的草案不断形成,但劳动教养(违法行为教育矫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光权;“危险个人”的确定与劳动教养立法[J];法学;2001年05期
2 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J];法学研究;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青松;关于对建立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司法审查制度的思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马生安;行政强制执行制度价值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乐夫,张富;公共行政的价值范畴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艳;谢军;;责任问题的价值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李青武;我国《专利法》中专利权保护范围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策——兼论等同原则在我国专利保护中的适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朱理;;论我国行政价值的失范与重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8 杨飞;“利他行为”新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龙腾飞;徐荣国;施国庆;;城市拆迁的满意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宏政;历史生存论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许兰亭;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刘陆天;中国现代化中的政府与政治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剑;人权的诉讼程序保障[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于民;在中世纪和近代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毕雁英;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关联因素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李彩虹;公共政策价值论[D];湘潭大学;2001年
6 马永翔;哈耶克对自由的论证及其解释模式[D];湘潭大学;2001年
7 韩宇胜;论法律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姜登峰;法治的人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马成波;试论我国执行救济制度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张兄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光权;抽象性问题及其意义——对刑法领域法治立场的初步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宇;杨经录;;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初探[J];政法学刊;2011年03期
2 王占洲;;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困难与对策思考[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张燕;;侦查效益原则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伍大荣;;筑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两道防线[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军;新法对民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N];铁岭日报;2006年
2 本报评论员;户籍改革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起点[N];南方日报;2007年
3 ;治安管理处罚法:民警需从细节较真儿[N];人民公安报;2006年
4 杨家胜;构建和谐社会 重视犯罪防控[N];大理日报(汉);2005年
5 桑红昕 河南省濮阳市公安局民警;公安工作的社会化之路[N];人民公安报;2001年
6 谢鹏程;布满理论创新的契机[N];法制日报;2007年
7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研究员 王新环;指数考评对执法活动的影响[N];法制日报;2008年
8 本报山东记者站 王志波 丁文泉 齐林新 牛军鹏;无公不安 大公至安[N];人民公安报;2008年
9 柯林 记者 白洪文;听民声纳民意 抓整改促规范[N];广元日报;2008年
10 康均心 焦俊峰 武汉大学法学院;“紧张的消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跃清;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江崇德;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瞿守印;冲突与整合[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李承华;刑事侦查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1年
5 田山;劳动教养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李峥;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张倩;构建媒体对公安机关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D];河南大学;2010年
8 马驰;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67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46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