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视域下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 公共性 户籍制度 彰显 缺失 构建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作为分析现代政府活动性质和行为的重要工具,“公共性”引领着公共部门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管理质的规定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相对于私人管理的独特性,对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探讨有利于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及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公共性”理念贯穿在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并且成为了政府活动的价值取向。户籍制度作为行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它产生、发展、改革的各个阶段都要体现公共性原则。可是当前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往往和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相联系,在实践中产生了公共性的缺失,并且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导致公民权利的不平等、城乡差距等等。本文以“公共性”为分析视角,以户籍制度为载体,以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为分析工具,在分析“公共性”和户籍制度的有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彰显“公共性”为价值取向,结合建国以来我国户籍制度的变迁历程,从中总结出公共性缺失的方面,并且提出一种全新的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目的是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诸多不公正、不平等的要求,还户籍制度的本来面目,最大程度的体现公共性。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tool to analyze the nature and behavior of modern government activities, "publicity" lead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ublic sector behavior and is the quality regula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t reflects the uniqueness of public management activities relative to private management. The discussion of "publicity" of public management is beneficial to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public policy and the smooth progress of administration. The concept of "publicity"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has becom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government activitie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s an important system of administration, in its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ll stages of the reform should embody the principle of publicity. However, the current urban-rural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s often linked with employment, medical care, education, social security and other social issues. In practice, the lack of publicity has produced many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the inequality of civil rights,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so on. This paper takes "publicity" as the perspective of analysis, taking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s the carri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basic theories of "publicity"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author regards "publicity" as the value orient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ack of publicity, and puts forward a new path to the reform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purpose is to peel off the unfair and unequal demands attached to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to give the most publicity to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s it is.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3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太元;宋雪莲;;剥离附着利益 还户籍制度真面目——我为什么反对“购房落户”[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12期
2 马未都;;户口[J];观察与思考;2011年07期
3 本刊编辑部;我们为什么要户籍改革[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6期
4 胡建刚;论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回顾与改革前瞻[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侯东民;客观地认识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有限作用[J];人口与经济;2003年06期
6 江业文;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形成及历史地位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7 张发连;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初探[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陈方;;孩子们在户籍藩篱中苦苦挣扎[J];生活教育;2009年04期
9 张巧红;;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之困境及对策[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05期
10 巴山;;热词[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刚;王琪;;公共行政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肖东方;;公共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导向[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俊选;;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立荣;明英文;;“公共性”语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创新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崔旺来;;海洋管理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翼;;和谐之道——城市规划公共传统的回归与复兴[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慧军;;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我国公共物品供给体系的完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景鹏;;总序[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9 ;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张琴;周红芹;;探析公共性对政府行为的双重效用[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顺;日本户籍制度的今与昔[N];中国信息报;2010年
2 尹卫国;人性化的户籍制度[N];法制日报;2003年
3 毛浓曦;甘肃户籍制度破除坚冰[N];工人日报;2003年
4 童大焕 著名时事评论员、杂文家;告别不人道的工棚制度[N];潮州日报;2009年
5 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陆铭;增长新引擎:土地与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记者 汪巍巍;打破户籍制度壁垒[N];黑河日报;2010年
7 孙平 湖北省民政厅;从户籍制度变化看行政区划走向[N];中国社会报;2010年
8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贺雪峰;为什么要警惕“土地换户籍”[N];新农村商报;2011年
9 蔡国兆 辛岸;广州市改革户籍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4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乔新生;应该还户籍制度本来面目[N];发展导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蕾;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文录;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4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马青;县域内义务教育管理公共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雨丹;言论差异与媒体公共性的建构[D];复旦大学;2012年
8 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9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杨传林;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兴新;公共性视域下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2 高飞;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身份法与迁徙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苏俏针;户籍制度的信息隐私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亚楠;我国流动人口永久性迁移中的户籍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刘更超;论我国城乡一体化法律机制的构建[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6 冯甫;中国当前户籍制度改革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程立;户籍制度引发的宪法学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游相录;秦户籍制度探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关爽;论进一步强化我国政府权力公共性的对策[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光远;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73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47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