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司法鉴定质证程序现状
本文关键词: 鉴定结论 专家证言 质证程序 鉴定人 鉴定人责任 出处:《天府新论》2008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司法鉴定结论是借助科学手段和科学方法产生的,被司法裁判者和当事人信奉为"证据之王"。鉴定结论如何从证据资料转变为定案证据,又要如何保证作为定案证据的鉴定结论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自然事实,以得到实质正义的裁判结果,这无疑是解决司法鉴定困境的最核心的问题。而我国司法鉴定质证程序,还存在缺少审前展示程序,鉴定人不出庭、鉴定人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等缺陷。
[Abstract]:The conclusion of judicial expertise is produced by scientific means and scientific methods, which is believed by the judge and the parties as the "king of evidence". And how to ensure that the appraisal conclusion as final evidence can restore the natural fact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judicial results of substantive justice. This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core problem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judicial expertise. However, the procedure of cross-examination of judicial expertise in our country still has some defects, such as the lack of pretrial display procedure, the failure of the expert to appear in court,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of investigat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expert,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18.9;D925.2
【正文快照】: 司法鉴定结论,指在诉讼过程中,经当事人申请,司法机关决定或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聘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借助科学手段和科学方法,对案件的专门性问题作出的科学判断结论,是法定证据之一。一切证据必须经过法庭质证,才能决定是否采信。质证是指在诉讼程序中,诉讼主体对鉴定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建平;;浅议警方鉴定人出庭作证[J];法学杂志;2006年02期
2 邹明理;论“司法鉴定”的名称及其适用[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1期
3 宫万路;论鉴定人制度的完善[J];中国司法鉴定;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健;比较与借鉴:鉴定人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2 纪念;论我国司法鉴定的统一管理[J];中国司法;2005年09期
3 洪秀娟;;司法鉴定改革模式评析——基于比较法视野的考察[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4 柯昌林;;借鉴国外立法:完善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J];法制与经济;2006年06期
5 刘晓丹;重新鉴定启动标准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孙昌军,杨家庆;论我国司法鉴定的独立、中立和公正[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姜志刚;欧昌浩;;司法鉴定文书的规范化[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马婷婷,吴凡;浅析专家证人制度——以刑事诉讼为背景[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9 张玉镶,宫万路;论我国司法鉴定立法应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1期
10 谭世贵,苏晓龙;关于法院系统设置鉴定机构的反思[J];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金_gf ;论我国法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及在诉讼支持中的运用[D];复旦大学;2005年
2 张嘉军;民事诉讼契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贺振华;刑事庭审中的人证调查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陶涛;法医学尸体解剖鉴定结论的规范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方道茂;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法律;司法鉴定责任论[D];安徽大学;2003年
2 彭荣;司法鉴定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叶文霞;论火灾物证鉴定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邱宁波;司法会计鉴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5 王刚;专家出庭作证制度研究——兼论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之建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张晟;试论司法鉴定地方性法规的制定[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江敏;司法鉴定人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马柏华;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锐;完善我国刑事鉴定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吴军;论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安徽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聂昭伟;论我国刑事证人资格的扩张[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素芳;;关于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J];前沿;2011年14期
2 首云翠;;单方鉴定结论采信问题探析——以民事诉讼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3 尼玛;;浅论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J];法制与社会;2011年21期
4 尼玛曲珍;;浅谈刑事侦查中的鉴定程序[J];西藏科技;2011年08期
5 郁晓明;朱奕;蔡同镛;;关于知识产权技术鉴定的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6 陈镇国;郝涛;李珊;;《司法鉴定之惑》专题报道之二 两起刑案鉴定背后的真相[J];民主与法制;2011年11期
7 王桂s,
本文编号:1484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48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