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本文关键词: 气场 群体性事件 情感 分层 情境动员 出处:《社会学研究》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中国社会中一种特殊的情感体现方式——"气场"的概念着手,通过对西南地区两个个案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当代中国社会一种特殊的集体行动类型的发生机制。本文先对群体性事件进行了概念的辨析,然后从过程的角度分析了"气场"的六层分布与此类事件发生之间的关联,并在最后提出如何把握预防和处置这类事件的关键之处。
[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gas field", a special way of expression of emotion in Chinese society,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cases in Southwest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of a special type of collective a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is paper first discriminates the concept of group events,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x-layer distribution of "gas field" and the occurrence of such even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ocess. Finally, the key points of how to prevent and deal with this kind of event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多元解决机制研究”(07BSH039) 乐施会资助项目(CHR-94655-01-0609A-S)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2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3 周振林;论管理冲突的三种类型[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4 冯永泰;;论构建和谐虚拟社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宋衍涛,陈明凡;论政治冲突的功能[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李春锋;;浅谈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妥协[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林光祺;中国社会资源变迁下的社会保障瓶颈及其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8 姚曙明;论我国人大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吴兰丽,田伟宏;社会和谐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叶传星;法治的社会功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奚瑕琼;;政府应对流言的危机传播—以哈尔滨停水事件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王礼鑫;朱勤军;;政策过程的研究途径与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研究——从政治科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出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燕凌;吴松江;陈冬林;;构建和谐社会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应急管理机制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缨;信任、契约及其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刘晓凯;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利益分化与政治稳定[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程春华;破产救济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李琼;冲突的构成及其边界[D];上海大学;2005年
5 王公山;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方旭红;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石清俊;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控制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李奕;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英荣;高等学校内部冲突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2 刘慧群;交往的心理学审思及其在教育改革中的理性定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悦;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孙卫东;论立法权的限制[D];苏州大学;2003年
5 朱爱华;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物业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谢俏洁;社区人民调解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韩新严;非正式创新网络在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8 郝建臻;我国信访制度的宪法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宋子慧;中国行业协会立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0 王红艳;作为群体存在的农民工地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定军;冲突的策略 以S市三峡移民的生活适应为例[J];社会;2005年02期
2 杨继涛;知识、策略及权力关系再生产 对鲁西南某景区开发引起的社会冲突的分析[J];社会;2005年05期
3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4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J];社会学研究;2005年06期
5 冯仕政;;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J];社会学研究;2006年03期
6 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7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2期
8 胡荣;刘艳梅;;中间阶层在公共领域中的维权行为——厦门市U小区公摊纠纷个案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8期
9 于建嵘;;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J];学海;2006年02期
10 邱泽奇;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义 ,周国梁;山东省公安机关集中开展处置群体性事件专题研讨培训[J];公安教育;2001年12期
2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3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4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5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6 张笑春;;重建信任: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所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4期
7 余泓波;;严防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肆虐[J];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8 刘校均;崔昊;;湘潭中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9 路璐;;简论群体性事件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原则——以四川内江“特警抢尸”案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10 马慧娟;佴澎;;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主体问题(下)[J];中国公证;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2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4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5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6 志灵;没有矛盾化解机制,深究“鼓动者”何用[N];检察日报;2010年
7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延荣科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宋永健;当前楚雄州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8 记者 李玉梅;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N];金昌日报;2006年
9 张美荣;切实防范群体事件 全力确保和谐稳定[N];宜春日报;2006年
10 曾丽霞 童杨 陈启芳;上青乡平安创建促平安[N];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华雯文;社会保障:规避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机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向良云;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云;突发群体性事件冲突源头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旭东;试论群体性事件不同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彤;我国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05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50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