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流动与固定的悖论:城市流动人口的生存困境——以H市繁华小区的流动人口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24 08:36

  本文关键词: 流动人口 固态现代性 固定 空间依赖 落脚城市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农民和城市居民两种固定人群之外的第三类群体,流动人口概念的提出基于一种固态现代性立场。在这种理论视野中,由于有助于形成秩序以及便于控制,人口的固定(或定居)优越于流动。基于这种固定偏好的城市管理制度和流动人口的实践共同作用造成了"流动"与"固定"的悖论。首先,流动人口在城市里的流动经常表现为制度性的强迫,而不是单纯的"理性选择";其次,流动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高度空间依赖性,固定而非"流动"能够提供稳定的经济与社会支持;最后,大规模城市改造使得流动人口不断丧失在城市中的"落脚"之地,压缩其流动空间。流动人口的流动和固定的两难处境要求城市规划必须充分考虑流动人口的群体复杂性和城市权,根据他们的客观需要进行制度设计。
[Abstract]:As the third group outside the fixed population of farmers and urban residents, the concep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s based on a solid modernity standpoint. In this theoretical view, it is helpful to form order and easy to control. Fixed (or settled) population is superior to mobility. The combination of urba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is fixed preference and the practic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leads to the paradox of "mobility" and "fixed".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ities is often manifested as institutional compulsion rather than simple "rational choice". Secondly,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re highly spatially dependent. Fixed rather than "mobile" can provide st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support; finally, large-scale urban transformation has led to the continued loss of "footholds" in cities. The mobility and fixed dilemma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require that the urban planning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complexity and urban right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desig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ir objective needs.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0YJA84005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0YJC84009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SH039)
【分类号】:D63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映芳;;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J];社会学研究;2008年03期

2 强乃社;;资本主义的空间矛盾及其解决——大卫·哈维的空间哲学及其理论动向[J];学习与探索;2012年12期

3 张春龙;;农民工的流动性与其现代性获得的关联性分析——基于对工厂农民工的访谈[J];中州学刊;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红岭;;论住房的伦理价值属性[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于海;;民生理念下的路权分配与空间生产[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曹现强;张福磊;;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逻辑及其矫治[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4 王世军;;中国城市机动性与社会排斥[J];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04期

5 何舒文;邹军;;基于居住空间正义价值观的城市更新评述[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4期

6 杜晓君;宋宝全;罗猷韬;;基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的城市拆迁机制设计[J];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03期

7 张京祥;胡毅;;基于社会空间正义的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批判[J];规划师;2012年12期

8 聂洪辉;;拆迁补偿规则制定与执行程序的倒置——拆迁中政府与公民互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黄晗;;中国城市化大转型的一种图景 评The Great Urban Transformation:Politics of Land and Property in China[J];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04期

10 姚伟;;维权抗争:一种政治学解读[J];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2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春;大规模旧城改造过程中的社会空间重构[D];清华大学;2010年

4 刘威;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云新;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周岚;僭越与合谋:798异托邦的空间实践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7 代志鹏;司法判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云新;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艳飞;基于承载力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10 冯菲菲;农民工思想观念变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妍;从空间生产到空间正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户邑,彭小兵;城市拆迁管理过程中利益共同体的合谋行为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陈映芳;城市与市民的生活[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李志刚,吴缚龙,卢汉龙;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对上海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4 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05期

5 李春玲;;城乡移民与社会流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6 谢甫成,牛建平;效率与公平:城市房屋拆迁的价值选择[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胡继妹;;农民工流动类型的分析及政策建议——以浙江省的长三角城市为例[J];理论前沿;2008年14期

8 王正中;;城乡二元结构对当代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制约[J];理论学刊;2007年01期

9 王军;;行政区划调整的圈地警兆[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529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529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d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