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文化善治
本文选题:闲散青少年 切入点:违法犯罪 出处:《青年探索》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闲散青少年是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是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对象。动用文化的系统功能,通过弘扬权利文化、消弥歧视文化、祛除犯罪亚文化,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进行文化整合等"文化善治"的方法,对预防和矫治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有重要作用。
[Abstract]:Idle teenagers are the high incidence of delinquency and the focus of crime prevention. By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rights, eliminating the culture of discrimination, and removing the subculture of crime, we should use the systematic functions of culture to promote the culture of rights, eliminate the culture of discrimination, and eliminate the subculture of crime. The methods of "cultural good governance", such as cultural integration with leading values as the co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and correcting juvenile delinquency.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华山律师事务所;
【分类号】:C91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秉忠;;权利视野下的西欧中世纪大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2 姚海燕;论馆员权利[J];图书与情报;2005年05期
3 黄强,王丽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国化”过程中的矛盾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4 牟军;有罪答辩与量刑减让[J];当代法学;2004年01期
5 王迎曙;;论战时军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J];中国司法;2007年03期
6 战立伟;;论和谐社会中“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J];大连干部学刊;2006年08期
7 王利民;;外国人法律地位制度的法理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吴山;;追缴赃款赃物的实务困境及制度完善[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6年06期
9 李伟迪,曾惠燕;论程序正义的人性标准[J];文史博览;2005年Z1期
10 王志祥;关于渎职罪主体有权解释的思考及立法建议[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伟;证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4年
2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陈磊;商业瞒骗走私犯罪刑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陈华杰;论死刑适用的标准[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6 赵军;卖淫刑事政策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振峰;刑事政策模式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陈雷;反腐败国际公约视野下的我国刑法的现状与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王素芬;明暗之间:近代中国的狱制转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程龙;对程序正义研究中的两个基本认知模式的批判性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花云;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嬗变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赵云德;论现代契约法中强制性规范的理念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方臻;论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刘招华;隔离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王培荫;资格刑初论[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李泽;公民的法律参与与中国法治秩序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彭松;黑社会犯罪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肖晋;刑事程序人道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王春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刑案的法文化考察[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10 罗静;论走私罪[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海鹰 ,张小远;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2 蒋俊梅;青年罪犯的人格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3 陈和华;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J];犯罪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琦;;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文化善治[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05期
2 屈琦;;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文化善治[J];青年探索;2009年06期
3 杨建华;钟其;;浙江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经验评估[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胡年珊;;个别贫困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体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5 廉花睿;;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6 罗锋;;家庭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J];学习与探索;1981年04期
7 钱进;;第三状态与青年违法犯罪[J];青年研究;1988年05期
8 刘剑锋;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9 喻义东;;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分析——以角色理论为视角[J];云梦学刊;2006年03期
10 李亚学;张晓明;;少年违法犯罪生成的社会学分析[J];行政与法;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树平;丁旦庆;;完善六项机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闲散青少年管理[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2 马家瑜;;简析违法犯罪青少年之心理特征及防范对策[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家瑜;;社会心理视角下之青少年违法犯罪分析及防范对策[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唐志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病态心理及矫正[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朱晨海;顾东辉;;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之评估模式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章皎洁;胡泽卿;;精神障碍与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谢阶兵;;耒阳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成因及预防对策[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杨君玉;;且议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及其防控措施[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9 朱明霞;范秀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司法鉴定案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邓小刚;;青少年网络被害与防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占升 陈e,
本文编号:1561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56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