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体系之共性研究
本文选题:犯罪构成体系 切入点:共性 出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犯罪构成体系在结构表现上"仪态万千",在达致犯罪认定的结果上"殊途同归",其体系内涵均强调犯罪认定主观方面的总领地位,凸显客观方面对主观方面的印证作用,侧重犯罪人格的预防功能,体现思维的渐进性,囊括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世界三大犯罪构成体系的中核将主观认定贯穿始终,并恪守客观方面印证主观方面之原则,正确厘清刑事诉讼法和刑事实体法在犯罪认定中的各自作用,具有贴近民意,契合实情之功效,予以合理把握均能在犯罪认定中发挥积极作用。犯罪构成体系仅是犯罪认定的方法和工具,无优劣之分,有适正把握之别。
[Abstract]:The constitution system of crime is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forms" in its structural performance and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achieving the result of crime determination. Its system connotation emphasizes the general position of subjective aspects of crime determination and highlights the role of objective aspects in confirming subjective aspects. Focusing on the preventive function of criminal personality, reflecting the gradual thinking, including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the burden of proof. To correctly clarify the respective roles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and the criminal substantive law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rime has the effect of being close to public opinion and in keep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crime constitution system is only the method and the tool of the crime identification, and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刑法渊源中的立法科学化基本问题研究”(16CFX025)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徐伟;;刑罚正性心理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5年06期
2 陈忠林;梅锦;;论人格在定罪中的运用[J];现代法学;2012年06期
3 马荣春;;犯罪成立体系的新建构[J];东方法学;2012年05期
4 赵秉志;彭文华;;文化模式与犯罪构成模式[J];法学研究;2011年05期
5 刘艳红;;犯罪构成体系平面化之批判[J];法学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伟;;犯罪构成体系之共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2 征汉年;;引入辩诉交易惩治贿赂犯罪探析[J];廉政文化研究;2016年06期
3 徐玉生;马阿米娜;陆奕君;;腐败与反腐败及其经济学发生机制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10期
4 征汉年;;惩治贿赂犯罪引入辩诉交易可行性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07期
5 庄劲;;递进的犯罪构成体系:不可能之任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6 梅锦;何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当下适用之不足及完善——以2014年司法判例分析为视角[J];中国劳动;2015年12期
7 李姗;;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适用与完善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8 劳东燕;;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之争的中国展开[J];清华法学;2015年03期
9 张锦;;反腐视角下犯罪论体系与证据体系一体化[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10 梅锦;徐玉生;;薪金收入在职务犯罪成本中的构成比例与高薪养廉措施的应然定位分析[J];领导科学;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春荣;;论刑民界限的公众认同[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梅锦;;从方舟子遇袭案谈立案标准在刑法中的适用[J];行政与法;2011年02期
3 邹佳铭;;实行着手之限制与主客观统一说之提倡[J];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4 赵秉志;;论澳门刑法典中犯罪构成规范的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9期
5 李翔;;单位自首正当性根据及其认定[J];法学家;2010年04期
6 薛双喜;;苏俄刑法学关于社会危害性理论的论争[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03期
7 高铭暄;;关于中国刑法学犯罪构成理论的思考[J];法学;2010年02期
8 高海燕;;不能机械、片面地以客观结果认定受贿未遂[J];中国检察官;2010年04期
9 陈兴良;;犯罪构成论:从四要件到三阶层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中外法学;2010年01期
10 刘宪权;;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J];中国法学;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冠楠;;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模式选择[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关振海;;犯罪构成体系的比较与反思[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关振海;;论中国犯罪构成体系的重构——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汤琪;;论我国犯罪构成体系无需改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5期
5 聂昭伟;;论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定罪机能的回归——以完善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为路径[J];清华法学;2006年01期
6 黎宏;;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不必重构[J];法学研究;2006年01期
7 刘晖;刘霞;;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体系之重构[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喻玫;徐大勇;;司法层面犯罪构成体系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7年03期
9 景年红;;辩护权——实现犯罪构成体系一体化谈[J];政法论丛;2007年02期
10 田治勇;;犯罪构成体系论——以人权保护为视角[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勇;;比较视野下的我国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冠楠;论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之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英旋;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王磊;论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完善[D];山东大学;2009年
3 孙兆云;犯罪构成体系的比较与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景年红;犯罪构成体系论[D];山东大学;2005年
5 胡蓉花;我国犯罪构成体系之缺陷与重构[D];湘潭大学;2005年
6 杨建;犯罪构成体系的理性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关振海;犯罪构成体系的新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田梅;犯罪构成体系的程序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于玲娟;犯罪阻却事由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汪飞;我国犯罪构成体系“出罪机制”的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79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57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