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未成年人犯罪惩罚与矫正的系统理论考察

发布时间:2018-03-21 04:16

  本文选题:未成年人犯罪 切入点:系统理论 出处:《当代青年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与社会系统的演进结合在一起。现代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与实践是基于不同社会系统所产生的二阶观察。不同社会子系统通过不同的二元符码区分来观察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从而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系统理性的冲突。需要通过系统间的结构耦合来弥合系统理性间的差异。结构耦合不易形成,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福利主义政策失败便是例证。基于社会科学与政治福利政策环境因素的介入,使得法律的条件程式判断与未来发生的事实便存在冲突的风险。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判断不能舍弃,也无法通过道德话语的构建弥合。引入具有未来事项判断的反思法模式和关系性程式是缓解法律事实判断与未成年人发展之间冲突的有益尝试。
[Abstract]:Juvenile delinquency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system togethe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juvenile crime in modern society are two different social order observ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different social system. By two yuan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codes to observe the problem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which inevitably produce a rational system of conflict. Through the structural coupling system betwee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ational to bridge system. Structural coupling is not easy to form, welfare policy failure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s one example. Soci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welfare policy environmental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legal conditions of the program and future events will determine the existence of the risk of conflict. Juvenile crime legal judgment not to abandon, nor through moral discourse. The introduction of bridge construction with reflection method and mode of future matters of judgment Relational programming is a useful attempt to mitig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legal fact judg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66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道荣;未成年人犯罪的最新动向与对策[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5期

2 ;构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网络[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06期

3 栗占荣;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叶敏;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王永生;放宽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条件之浅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10期

6 杨继武;“亚伯拉翰”式悲剧如何才能不在我国重演——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黄琳琳,张瑞芝;发挥律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积极作用[J];中国律师;2000年03期

8 贺蔚;;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依法防范未成年人犯罪[J];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08期

9 潘志刚;;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和预防对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11期

10 李育全,马雁;新形势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考与探索[J];求实;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2 刘为勇;;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性格与刑罚适用[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杨辉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政府预防与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许家铭;;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矫正[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赵翠华;;家庭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因素分析——以贵州省男性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

本文编号:1642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642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