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犯罪主要是一个社会问题
本文选题:社会问题 切入点:犯罪预防 出处:《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6期
【摘要】:正对于富二代犯罪问题,我想表达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在我看来,富二代的概念本身就有问题,其弹性过大,不容易确定。有关富二代犯罪没有必要做重点研究。从我所掌握的数据来看,上海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比较突出,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是民二代、穷二代犯罪等问题,富二代犯罪不应转移我们的研究重心。
[Abstract]:With regard to the crim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rich people, I would like to make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 in my opinion, the concept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wealth has its own problems, and its flexibility is too great. It is not easy to determine. There is no need to focus on the crimes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rich people. Judging from the data I have, the second generation crimes of the alien population in Shanghai are relatively prominent. What we need to focus on is the crim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people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the poor, and so on.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rich crime should not divert our research focus.
【作者单位】: 上海市公安专科学校;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茂敖海;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J];民族研究;1980年03期
2 S.埃德蒙兹 ,肖俊明;美国向何处去?[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期
3 弗·苏尔达诺维奇 ,李瑞华;社会主义自治中技术官僚主义批判[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4 M.萨科维奇 ,徐渡 ,曾湘南;集体工作和集体决策[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6期
5 默文·马修斯;毛振琥;;苏联社会学[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4期
6 陶志彭;;英国的“电视病”[J];世界知识;1980年15期
7 潘宝卿;;对人民内部是否存在阶级斗争的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8 张学谦;;巴拉圭的土著人问题[J];世界民族;1980年01期
9 崔秀芹;;美刊登载对美社会学家米莱蒂的访问记——谈论地震预报的社会问题[J];国际地震动态;1980年02期
10 萨那;;中国开展拉丁美洲史研究[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0年Z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孝炎;杨经纬;;努力提高中国妇女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意识[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2 王耀凤;徐新华;;妇女·环境与可持续发展[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3 尹琦;张广云;王运伟;;城市“肉禽蛋奶”自给生产系统仿真模型[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周光华;;烟草行业实施开发性再就业工程的思考[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扩大会议文件汇编暨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烟草卫星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杨焕明;;“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伦理、法律、社会问题(HGP and ELSI)[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6 潘时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缓衰老[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7 毛军奇;吴学明;瞿光耀;;老年护理医院的展望[A];江苏老年社区服务——学习贯彻老年法暨老年社区服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8 张君炎;;我国性病流行形势和控制策略[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张君炎;;我国性病的现状与控制[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高保勤;;浅谈性病防治态势与控制[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李继华 王得欣 记者 李霄峰;“26岁现象”透析[N];北京日报;2000年
2 王子;生活条件太优裕也会产生社会问题[N];光明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家杰;医学高新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0年
4 贾高建;为什么社会发展了还会有邪教[N];河北日报;2000年
5 马荣伟;网上“会诊”执行难[N];检察日报;2000年
6 记者 肖玮;尽快制定职务犯罪预防专门法律[N];检察日报;2000年
7 记者 林中明 通讯员 吴平寒 黄峥;预防职务犯罪 问计社会各界[N];检察日报;2000年
8 荣伟 吴建丽 任宗英;配偶权婚姻法修订能否绕开[N];检察日报;2000年
9 敬大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四化”的思考[N];检察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李永为;探讨家庭暴力问题[N];吉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茅盾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3 郑瑾;中国古代伪币研究—以宋代为中心[D];浙江大学;2004年
4 张树昌;中亚五国和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安斌;战国与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李笃武;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悦;以Engel模式为中心实施自愿戒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冯玉荣;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5年
9 盛会莲;唐五代社会救助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刘平;中国转型期反腐介廉的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秋红;媒介的社会伦理角色定位[D];暨南大学;2000年
2 李廷姬;论冰心的小说创作[D];西北大学;2000年
3 朴光星;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朝鲜族社会的重组[D];延边大学;2000年
4 吴华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万瑶;西安市高校老年教师居住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6 王继武;网络伦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7 李春茂;旅游对目的地社会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廖芳;论侵犯商业秘密罪[D];湘潭大学;2001年
9 王富博;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李佑喜;对二十世纪末中国大陆有组织犯罪研究之考察[D];湘潭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55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65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