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学视野中的刑罚目的
本文选题:犯罪 切入点:刑罚目的 出处:《学术交流》2008年03期
【摘要】: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的正常现象,其产生主要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无论是罪犯在生理上的特殊性,还是在心理上的缺陷,都必须通过其周围现实的社会环境才能转变为生理和心理上的致罪因素,因此社会因素不仅成为联系犯罪人生理、心理因素与犯罪的纽带,而且也成为探求犯罪原因的渊源以及制定刑罚的出发点与归宿。由于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未知情况,在犯罪学视野中刑罚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犯罪,刑罚的预防目的始终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从宏观来看,刑罚还应借助与其威慑性功能,把遏制犯罪作为刑罚的预防犯罪目的的补充与延续,将犯罪控制在社会可容忍的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但是,毕竟社会是刑罚的本位所在,所以刑罚的终极目的应是通过实然地控制犯罪追求应然的社会防卫,而不应仅限于预防与遏制犯罪。
[Abstract]:Crime, as a normal phenomenon in society, is mainly the result of the joint action of many reasons, such as physiology, psychology and society. However, whether it i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riminal's physiology or the psychological defect, In order to be transformed into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crime, social factors must be transformed into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rough the real social environment around them, so social factors not only serve as a link between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criminal factors, Moreover, it has become the source of exploring the causes of crime and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making punishment. Because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unknown situations in reality, it is impossible for criminal punishment to eliminate crime fundamental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criminology. Therefore, 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the penalty should also rely on its deterrent function and take the containment of crime as the complement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crime prevention purpose of the penalty. To control crime within the smallest possible range that society can tolerate. But after all, society is the standard of punishment, so the ultimate goal of punishment should be to achieve the social defense that should be pursued through actual control of crime. It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ainment of crime.
【作者单位】: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雁飞 ,陆广泉 ,孟庆保;浅探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保障被害人权益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周中明;姚鼐的妇女观和他笔下的妇女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何俊;聚众斗殴罪相关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陶金虎,黄明,杨光佐;道德的法律界线——不作为犯罪中的道德义务浅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张传文,张红;试论道德与法律的矛盾运动——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分析对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陈则孚;知识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庆媛;中国城镇土地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6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贺朝霞;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邹铁力;中国共产党的私营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燕;贵州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一芳;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谢卫红;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青少年德育不可或缺的部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仁涵;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7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涂晓敏;泰国军人政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9 赵守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本管理模式的哲学思考[D];郑州大学;2000年
10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永东;;中国传统教育与预防犯罪[J];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张慧娟;;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德育机制构建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麦达松;;网络时代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4 王莉;;预防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的对策[J];才智;2011年22期
5 张星水;杜兆勇;;对“网络打拐”的探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马瑞;朱文一;;整治城市社会治安的空间策略初探——以当代北京城市建设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1年04期
7 汪浩;;浅析武汉教授“综合治理”的理论前提[J];犯罪研究;2011年04期
8 靳高风;;从“天下无贼”到“天下有贼”和“天下少贼”——从影片《天下无贼》看当前社会的犯罪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4期
9 许永强;;预防老年犯罪[J];晚霞;2011年17期
10 黄书建;虞浔;;论我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犯罪控制模式的选择[J];犯罪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树梁;;预防犯罪的中国之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郭建安;周勇;;论犯罪耗费[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3 王志强;;刑罚威慑的预防犯罪效应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夏吉先;;论对源流型犯罪的全球性预防——兼谈中国入世后的犯罪特点[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5 夏吉先;;论犯罪的穴源存在与防治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姜国辉;梁金玉;李宛静;;透过客户关系管理提高预防犯罪能力之初探——以中国某特别行政区为例[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炳辉;;青少年的素质与预防犯罪[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汤啸天;;警务制度改革与犯罪预防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程飞;;农民工犯罪问题的探究与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谭志君;余阳;;犯罪场语境下的被害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法玮;深化预防犯罪工作体系建设[N];解放日报;2008年
2 坤杉;美国预防犯罪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做法[N];人民公安报;2009年
3 王刘峰;民权野岗派出所治安预报栏预防犯罪[N];人民公安报;2009年
4 通讯员 印娟 郢子戈;【荆州市检察院】 预防犯罪避免损失3000万[N];检察日报;2010年
5 梅启军 周高升;泰州支队着力打好预防犯罪工作主动仗[N];人民武警;2010年
6 黄育振、张彪文、曾陆;着力纠治“三个不正常” 打牢部队预防犯罪基础[N];战士报;2010年
7 记者 朱磊;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座谈会召开[N];法制日报;2011年
8 李春雷;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新探索[N];法制日报;2011年
9 毛磊;在预防犯罪上做文章[N];人民日报;2003年
10 见习记者 戴佳;重点群体帮教和预防犯罪要注重六个问题[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维民;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犯罪控制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强;预防犯罪的实证化博弈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管洵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张阳;试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犯罪的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李序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范媛媛;我国未成年人因网络犯罪问题分析及预警机制建立[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殷立红;论职务犯罪预防[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谷丹;论中国社区矫正制度[D];西南大学;2009年
8 李静;转型社会家庭功能的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邢庆亮;青少年犯罪预防新论[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田丰;默顿社会失范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73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67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