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试论我国未成年社区矫正实践中困惑与解决路径

发布时间:2018-03-31 20:08

  本文选题:社区矫正 切入点:困惑 出处:《河北经贸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未成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其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易受外界影响且犯罪后通过教育和感化较成年人更易被纠正,从而处于法律特殊保护的地位。在国际上关于未成年的普遍认同是一般不应判处监禁,而社区矫正制度集惩罚和帮助回归社会为一体,这种非监禁刑的执行方式更适宜惩罚、教育和感化未成年罪犯,因此未成年的社区矫正制度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在未成年的社区矫正制度问题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较国外发达国家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仍有差距以及进步的空间,我国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尚无专门的法律进行全面规定,仅有蜻蜓点水式的较少规定,这极不利于我国的未成年社区矫正的建设和发展。日益增多的未成年犯罪、国外日渐受重视的未成年社区矫正,更加使得我国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势在必行。从社区矫正的实施过程来看,作为矫正前提的基础保障不健全,矫正中的实施问题突出,矫正后未成年回归社会出现困难,使得实践中未成年的社区矫正工作困难重重。因此研究未成年社区矫正的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我国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实践中的困惑,通过借鉴国外代表国家美、英、日的做法,得出我国未成年社区矫正的解决路径。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的未成年社区矫正情况分析了选题背景、意义,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说明了研究方法以及文章创新点。在未成年犯罪日渐增多的今天,针对其的社区矫正制度却没有跟上脚步甚至空白,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重重,因此完善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的规定及配套管理符合未成年人的惩治管理需要。整体来看国外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发展时间较为久远、研究较为全面和先进,而国内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层面、比较法方面以及某一特殊角度进行研究,学者们各抒己见。第二部分从未成年社区矫正的概念出发对其界定,并阐述了其特征、意义及发展现状等一般问题。未成年社区矫正有利于避免监禁刑的弊端、节约国家行刑成本、促使未成年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未成年社区矫正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但仍需不断完善和发展。第三部分从我国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困惑方面进行研究,立足于我国未成年社区矫正的基础保障、具体实施和回归社会三方面的缺陷进行阐述。在基础保障层面,我国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缺乏相关立法、欠缺判前评估体系、档案的隐私保护被忽视;在具体实施层面,未成年的矫正人员缺乏专业性、矫正项目单一不能满足需要、矫正方案缺乏个性不具针对性;在未成年的回归社会层面,民众对其的不认同心理、学校的不接纳行为均是未成年回归社会的阻碍性因素。第四部分是关于社区矫正的比较考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英国和日本观察其未成年社区矫正的制度特点,用来借鉴和学习进一步为完善我国制度提供参考。通观国外代表国家,均有完善的立法作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的支撑,在管理方面矫正队伍较为专业和广泛,矫正项目较为丰富多样,都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方面。第五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困惑有针对的提出解决路径,分为三大方面。在基础保障方面应出台社区矫正法并为未成年设置专章,注意设立判前人格调查制度和前科消灭制度保障未成年的权利。在未成年社区矫正中操作管理方面应健全未成年矫正队伍、丰富社区矫正项目并建立科学的未成年矫正方案。在完善未成年社区矫正社会层面方面,提出要加强未成年社区矫正的宣传增加公众的接纳度,重视学校环境完善我国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希望为我国未成年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增砖添瓦。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6.8


本文编号:1692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692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9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