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演化机制
本文选题:群体性事件 + 相对剥夺感 ; 参考:《人民论坛》2013年31期
【摘要】:正不公正感和相对剥夺感是社会不满的社会心理基础;集群认同形成壁垒分明的对峙;集群情绪为这种对抗行动提供动力;集群效能感树立起人多势众的必胜信念;谣言则为对立情绪火上浇油。这就是群体性事件的动员机制为什么群众那么容易被"极少数人"挑唆、利用?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已不再为党政官员和官方媒体所讳言,群体性事件频发反映了一些地区群众中存在的强烈社会不满和恶化了的官民关系。相关党政部门本应该认真检查自己的工作存在哪
[Abstract]:The sense of positive injustice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are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basis of social discontent; the cluster identity forms a distinct confrontation; the cluster emotion provides the motive force for this kind of antagonistic action; Rumors add fuel to the flames of opposition. This is why the mobilization mechanism for mass incidents is so easily instigated and exploited by the "very few". In recent years, mass incidents are no longer denied by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state media.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mass incidents reflects the strong social discontent an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in some areas. The relevant Party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have seriously checked where their work exist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分类号】:D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3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4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5 张笑春;;重建信任: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所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4期
6 余泓波;;严防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肆虐[J];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7 刘校均;崔昊;;湘潭中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8 路璐;;简论群体性事件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原则——以四川内江“特警抢尸”案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9 马慧娟;佴澎;;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主体问题(下)[J];中国公证;2011年06期
10 叶启昌;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与策略[J];公安研究;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2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4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5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6 志灵;没有矛盾化解机制,深究“鼓动者”何用[N];检察日报;2010年
7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延荣科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宋永健;当前楚雄州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8 记者 李玉梅;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N];金昌日报;2006年
9 张美荣;切实防范群体事件 全力确保和谐稳定[N];宜春日报;2006年
10 曾丽霞 童杨 陈启芳;上青乡平安创建促平安[N];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李伟;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静;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7 华雯文;社会保障:规避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机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向良云;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李保臣;我国近五年群体性事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云;突发群体性事件冲突源头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旭东;试论群体性事件不同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彤;我国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45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84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