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职务犯罪的情境因素及预防

发布时间:2018-05-11 11:03

  本文选题:职务犯罪 + 情境预防 ; 参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摘要】:犯罪的发生是三个要素结合的产物:犯罪人格、罪前情境和社会反应。文章概述了情境预防理论,分析了我国职务犯罪发生的主要情境因素,进而指出可以通过加强权力制约、降低犯罪黑数、提高法定待遇等手段增加犯罪难度、提高犯罪风险以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
[Abstract]:The occurrence of crime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ree elements: criminal personality, pre-crime situation and social rea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ory of situational prevention, analyzes the main situational factors of the occurrence of job-related crimes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ifficulty of crime can be increased by strengthening the power restriction, reducing the black number of crimes, increasing the legal treatment and so on.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crim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eventing crime by dut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7.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昌军,庄慧鑫;论职务犯罪黑数[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常荔;;公务员薪酬状况研究述评[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庄劲,廖万里;犯罪预防体系的第三支柱——西方国家犯罪情境预防的策略[J];犯罪研究;2005年02期

4 张洪昌;浅析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的“黑数”[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婷;次道德现象及其刑事法理依据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郭哲;;对“见死不救”的法理学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万志鹏;;没收财产刑废止论——从历史考察到现实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赵建福,柯群帆;从“严打”看刑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喻小龙;沉默的理由和限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陈乐雪;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季敏;;试论囚犯的同居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学贤;赵中华;;农民平等权的学理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黄学贤;赵中华;;从农民到公民:宪法视野中的农民平等权及其保护[A];“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尹继卫;;论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公务员自身利益诉求及实现的限度[A];基于全球视角的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2007年

4 何勤华;;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余卫钊;苏秋月;;盗伐珍贵树木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以浙江红豆杉盗伐为视角的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仕菊;;浅议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刘宪权;;新中国60年:罪刑法定原则的演进与内涵精神[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刘平;江子浩;黄震;吴勤民;李瑜青;李萍;王松林;程彬;史莉莉;叶慧娟;陈琦华;赵斌;;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10 莫洪宪;贺志军;;欧盟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立法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欧盟《知识产权刑事措施指令(草案)》为视角[A];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婷婷;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基华;论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实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郝宏奎;评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J];公安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2 郝宏奎;评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J];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3 康均心;略论治理职务犯罪的对策[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4 戴兵;职务犯罪黑数问题[J];人民检察;1995年03期

5 张洪昌;浅析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的“黑数”[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S1期

6 皇甫觉新;“职务犯罪预防指数”的构想与设计[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最高法将规范职务犯罪适用缓免刑频率偏高问题[J];共产党员;2011年15期

2 ;‘两高“酝酿出台文件 扩大高官职务犯罪案异地审理[J];共产党员;2011年15期

3 于福林;;职务犯罪轻刑化的法律思考[J];发展;2011年09期

4 苗新生;孙建民;;当前征地拆迁领域职务犯罪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5 平仄;;上海市犯罪学学会近日举行“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惩治”研讨会[J];犯罪研究;2011年02期

6 柯昌林;曹斌;吴晖;;职务犯罪技术侦查与证据采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刘娟娟;;渎职侵权犯罪的现状、基本理论及控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8 许盛忠;杨烈石;华俊;;浅谈涉农干部职务犯罪的犯罪构成和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9 郑耀义;;预防专家型人才职务犯罪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10 于君;;论西汉官吏犯罪与官刑[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丹莹;;我市当前涉农职务犯罪新动向及原因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丁英华;;职务犯罪与治理的博奕均衡问题[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赵刚;;职务犯罪立案逻辑初探[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4 刘勐;;完善职务犯罪工作机制之构想[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5 宋涛;;职务犯罪行为的特征和法制控制[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6 刘岳;;简谈加入WTO对我国职务犯罪形势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7 王方;;女性职务犯罪的特点及其预防——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近两年办理的案件为例[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徐淑媛;胡竹箐;;影响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情境因素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门广茹;;社会分层和多元化价值取向下职务犯罪的新趋势[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洪欣;;论国有企业职务犯罪的现实特点[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剑 沙晓洁;电信系统职务犯罪浅析[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林剑邋兰建;城乡结合部涉农职务犯罪突出[N];检察日报;2008年

3 见习记者 郑均辉 通讯员 龚志海;预防和惩治涉林职务犯罪[N];韶关日报;2008年

4 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检察院 江泰剑;浅析涉农职务犯罪[N];大众科技报;2008年

5 江苏省太仓市人民检察院 顾小芳;财会人员职务犯罪情况分析[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记者 范跃红 张立;涉农职务犯罪四成“抱团腐败”[N];检察日报;2008年

7 记者 帅勇;“70后”“80后”职务犯罪人员增多[N];南京日报;2008年

8 记者 沈雪梅;我市推广源头防范职务犯罪做法[N];南通日报;2008年

9 邓欣 振涛 志灵;浅谈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N];新乡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邹伟锋 通讯员 郑巧丽;“四制度”共防职务犯罪[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继海;明代官吏职务犯罪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燕君;组织情境下人—组织匹配对个体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左德起;职务犯罪侦查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黄宪昱;职务型单位经济犯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剑 ;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的组织情境因素及动机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闵庆飞;中国企业ERP系统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文生;清代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曲英;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志宇;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控制模式[D];吉林大学;2010年

2 赵星;法德结合遏制职务犯罪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3 王璞;环境职务犯罪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李小燕;我国职务犯罪及预防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付海燕;职务犯罪量刑轻缓化控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翁连金;论防治职务犯罪的制度建设与完善[D];福州大学;2004年

7 李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职务犯罪的侦查与防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p躳,

本文编号:1873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873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f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