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后控:发挥“正范立行”的核心作用
本文选题:环境群体性事件 + 后控 ; 参考:《理论导刊》2017年08期
【摘要】:当前,无论是在既成污染型环境群体性事件,还是预防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对于事件的控制和应对,基层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被动性"和"人为性"。为此,当务之急是通过规范政府的行动立场,规范政府的生态补偿行为及干预事件的行政行为,规范环境利益受损方的维权行动,规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舆论行为等方式,形成控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支撑。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后控中,应充分发挥"正范立行"的核心作用,避免环境群体性事件向暴力事件的演变,使对其控制尽可能地具有"可预期性"和"可调节性"。
[Abstract]:At present, whether in the event of pollution or in the event of prevention of risk,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has shown "passivity" and "artificial" in different degree to the control and response of the incident. Therefore, the urgent task is to standardize the government's action stand,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behavior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of the intervention event, standardize the action of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of the party with impaired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standardize the public opinion behavior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the new media, etc. Form the "systemat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support of controlling environmental group events. In the post-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group events,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re role of "positive Fan Li Xing", avoid the evolution from environmental group events to violent events, and make it possible to control it with "predictability" and "adjustability".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型群体性事件的演变逻辑及其治理的比较研究”(13CSH043)
【分类号】:D631.43;X5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光辉;陶建军;袁开国;李振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对策[J];环境保护;2010年19期
2 荣启涵;;用协商民主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J];环境保护;2011年07期
3 缪金祥;;美丽中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研究[J];生态经济;2014年02期
4 夏建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2期
5 孟军;巩汉强;;环境污染诱致型群体性事件的过程——变量分析[J];宁夏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6 张有富;;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诱因及其化解[J];传承;2010年33期
7 魏庆坡;陈刚;;美国预防和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13年22期
8 聂军;柳建文;;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防范:从政企合谋到政企合作[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08期
9 李修棋;;为权利而斗争: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多视角解读[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10 华智亚;;风险沟通与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J];人文杂志;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童志锋;;快速转型期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研究[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细良;刘秀秀;;基于政府公信力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分析[A];“两型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3年
3 程雨燕;;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戴备军;环境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实践与思考[N];中国环境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童克难 高楠;应对环境群体事件政府需转变角色[N];中国环境报;2013年
3 姜华 马磊;一盘可以走出双活的棋局[N];中国环境报;2013年
4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宋煜萍;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蔡志强;什邡事件对社会治理成长的启示[N];学习时报;2012年
6 孙炯;三举措维护环境安全[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岳跃国;解环境焦虑症可有良方?[N];中国环境报;2013年
8 刘鹏;屡遭反对为何不反思?[N];中国环境报;2014年
9 李甘林;化解生态冲突不能仅满足于“稳定村民情绪”[N];中国改革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立彬;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与应对[D];复旦大学;2014年
2 郭海;环境群体性事件诱发阶段的地方政府责任缺失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3 王文博;环境群体性事件法治化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4 黄学坚;价值累加理论视域下环境群体性事件处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5 吴亚格;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及治理[D];东华大学;2016年
6 郭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化解之法律对策[D];山东大学;2017年
7 刘文倩;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治理[D];苏州大学;2014年
8 王春龙;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9 陆雪峰;善治视角中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路径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10 孙毓蔓;环境伦理视角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81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88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