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新形势下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及特点

发布时间:2018-05-31 15:54

  本文选题:国家安全观 + 非传统安全 ; 参考:《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摘要】: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问题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观点,它随着国家发展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涵。新世纪以来,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并呈现出新特点: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但并没有取代传统安全问题;国家的外部安全依然重要,而国内安全更为重要;人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最终目的,而国家安全是人的安全的前提;没有发展就没有安全,但单纯的经济发展并非必然带来安全。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观应是全方位的系统安全观。
[Abstract]: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ecurity is the view, attitude and point of view on the issue of national security, which show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with different stage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security situation has become more complex and changeabl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rich and presented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have become prominent, but they have not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and the external security of the country is still important. Human security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s the premise of human security; there is no security without development, but simple economic development does not necessarily bring security. 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ecurit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should be an all-round system security concep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内安全研究中心
【分类号】:D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跃进;论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五项战略性需要[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刘跃进;系统安全观及其三层次[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何贻纶;国家安全观刍议[J];政治学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东梅,李德芳;安全观发展的深层次探析[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陈卫国;;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的法律风险——以中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模式一承诺为例[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刘跃进;国家安全观的分类问题[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何贻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国际环境的和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柳建平;安全、人的安全和国家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2期

6 何贻纶,郑声文;近年国内外国际政治学界关于安全观问题研究述评[J];探索;2004年03期

7 刘跃进;;国家安全法的名与实——关于修订我国《国家安全法》的一点建议[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刘跃进;文化的先进性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9 李学保;全球化背景下的安全:国家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5期

10 刘跃进;全方位研究国家安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德刚;多元平衡与“准联盟”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梅峰;论国家文化安全[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蔡大平;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挑战及对策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邓卫永;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家政治安全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其;东北亚安全困境析论[D];吉林大学;2006年

5 丁娟;论网络言论自由权[D];安徽大学;2006年

6 周紫薇;非传统安全在中国的表现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费芸;欧盟安全观与东盟安全观比较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8 邢文萍;新安全观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安全[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跃进;科学技术与国家安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刘跃进;“安全”及其相关概念[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严高鸿,张学明;论国家安全观的构成要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年03期

4 韩丽;无处不在的威胁——“新安全观”概念质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10期

5 江涌,胡剑萍;全球化与国家安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齐琳;国内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述评[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柳建平;安全、人的安全和国家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2期

8 张春;人类安全观:内涵及国际政治意义[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宗树;全国首届全民国防教育研讨会在成都举行[J];天府新论;1990年04期

2 周在群;现代瘟疫与国家安全[J];国际观察;1993年06期

3 杨秀贵 ,张国胜;国防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是一致的[J];中国民兵;1995年12期

4 钱乃成;列别德——一位弃戎从政的强力人物[J];当代世界;1996年03期

5 苏长和;从国家安全到世界安全———现实主义及其后[J];欧洲;1997年01期

6 ;关于当前政治、法律和国际政治某些理论难点问题释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08期

7 邢广程;卡里莫夫总统的国家安全观[J];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02期

8 王逸舟;论综合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04期

9 岑应奎;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J];党的生活;1998年08期

10 石善全;国家安全观的新变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8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向衍荪;汪国华;;关于2020中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问题的讨论[A];2004年中日产业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冀胜;;现代化学生物恐怖问题[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赵钦;王曼琳;;国土安全中防化装备的有效利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胡颖铭;;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国内法律问题初探[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5 陈显泗;;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6 王勤;;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东盟主要成员国间的双边关系[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7 王德华;;试论中印大同、非传统安全与和谐世界[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李元奎;;非传统安全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挑战与对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金磊;;城市综合减灾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兼论2008北京安全奥运规划设计问题[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若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国梁;邓小平的国防理论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3 刘旭 曾建华;审视潜在信息安全威胁[N];中国国防报;2001年

4 姚延进 张岩;《邓小平国防理论研究》评介[N];光明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刘建锋;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面临变数[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6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陆忠伟;地缘政治重新洗牌[N];人民日报;2001年

7 记者 张铁钢 李诗佳 吴定保;朱昒基就推进东亚合作提出五点建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辛雯;上海合作组织: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N];中国国防报;2002年

9 邵建光;在“东突”问题上不能搞双重标准[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姬新龙;10+3:东亚合作主渠道[N];国际金融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帆;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内民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李俊福;普京外交构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4 肖f^;权力、制度与文化[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明生;国际安全机制与当代中国[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学保;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安全合作:理论争鸣与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郭延军;东北亚环境安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任娜;能源安全与当代大国关系[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行前;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2 高明国;知识经济时代与新国家安全观的构建[D];河南大学;2001年

3 黄惠玉;融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中国金融安全[D];厦门大学;2001年

4 关昱;论实现国家利益中的国家安全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梅峰;论国家文化安全[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曲芳艾;论当今世界民族分离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敬保民;论江泽民的国家安全观[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吕睿;冷战后美国亚太政策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D];新疆大学;2004年

9 郝宁;德国新安全观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10 张文伟;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战略利益分析[D];外交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960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960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