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制度之完善——以《工伤保险条例》为中心展开
本文选题:劳动能力鉴定 + 司法鉴定 ; 参考:《中国司法鉴定》2009年03期
【摘要】: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保险管理的基础,也是解决工伤保险纠纷的关键。然而在当前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和诉讼制度中,特别是证据制度的完善,效力先定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在诉讼过程中因当事人不服而面临司法审查的窘境。分析了劳动能力鉴定的本质特征,完善劳动能力鉴定制度是现实的需要。
[Abstract]:The appraisal of labor ability is the basis of the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and the key to solve the dispute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However, in the current labor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and litigation system, especially the perfection of the evidence system, the conclusion of labor capacity appraisal which has the effect first is faced with the dilemma of judicial review in the process of litigation because the partie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 capacity appraisal, and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labor ability appraisal system.
【作者单位】: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1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证据学意义——从一份职业病诊断证书谈起[J];中国劳动;2005年05期
2 龙建霖;;论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律性质及相关问题[J];中国劳动;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全兴;黄昆;;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若干规则[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2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性质辨析——兼评我国企业劳动规章法律制度[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3 侯殿收;;理性分析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利与弊[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张菁菁;;浅谈劳动争议[J];才智;2009年08期
5 安琪;;从劳动法视角探究兼职大学生遭遇侵权之原因及解决模式[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周湖勇;;试论劳动者的知情权——从《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谈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冀帅然;;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衔接及协调[J];福建法学;2008年04期
8 寇增春;;劳动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S1期
9 丁宇翔;;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及其他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经济补偿的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09年01期
10 崔玉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詹朋朋;国际劳务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3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合理衔接[D];湘潭大学;2009年
2 吴刚强;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制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9年
3 苏晓纯;我国劳动监察组织形态的重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向淑青;劳动派遣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钱军;现行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吴海东;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罗源;最低工资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辉;对我国劳动争议裁审关系之反思与重构[D];湖南大学;2009年
9 吴智贵;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苏岐华;兼职劳动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立云,张继成;司法鉴定科学性之反思[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2 郭光华;司法鉴定:路在何方[J];人民公安;2001年02期
3 李亮;试论我国司法鉴定机制的现状及其完善[J];法律适用;2001年03期
4 姚莉;完善我国司法鉴定的几点构想[J];律师世界;1998年08期
5 何明;司法鉴定与立法[J];公安教育;2001年02期
6 庄琳;论我国司法鉴定的体制与改革[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邵文海;两级公安说真 三级检察说假——司法鉴定孰真孰假[J];政府法制;2000年03期
8 卞建林 ,郭志媛;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与制度定位[J];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04期
9 田文昌;司法鉴定与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J];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04期
10 张锐;司法鉴定的基本问题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民;杨海云;刘玉芬;党官效;;有关司法鉴定问题的意见[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弄潮;刘雪梅;;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范之听;;建立新型的司法鉴定制度——论人民法院主导下的司法鉴定制度[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学涛;;司法鉴定在案件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规则[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纪要[C];2003年
6 赵雪非;;“司法鉴定”不宜实行行业管理[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田建华;陈亚平;陶晓岚;;论司法鉴定归口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樊江波;方愚;王召中;;论在我国确立以人民法院为主导的司法鉴定体制[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毛金莲;;试论实现司法鉴定规范化[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邹多旭;;司法鉴定归口管理的重要性[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靖 通讯员 周瑞平 祁晓海;鉴定所为鉴定结论错误付出代价[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俞亮;司法鉴定理应多元化[N];检察日报;2004年
3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法院 杨奇 陈晓辉 卢建娅;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送达不规范问题及其解决[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关注司法鉴定[N];人民日报;2003年
5 程宏 陈贵顺;杭州“飙车案”凸显司法鉴定四大软肋[N];学习时报;2009年
6 禹治宾;市司法局强化司法鉴定监督工作[N];辽源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柴会群;从“证据之王”到“是非之王”[N];南方周末;2010年
8 杨益群;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江苏经济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蒋安杰 见习记者 张学锋;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N];法制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田宏杰;司法鉴定工作亟待纳入统一管理轨道[N];开封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华;鉴定结论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黄维智;鉴定结论论——作为证据形式的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章礼明;论刑事鉴定权配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相自成;中国残疾人保护法律问题历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吴s,
本文编号:1990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990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