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2000年以来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评估与政策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之一

发布时间:2018-07-01 14:33

  本文选题:世纪 + 城镇化 ; 参考:《理论学刊》2009年05期


【摘要】: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建立和形成,是新中国第一波工业化的产物。虽然在历史上曾支持了中国工业化的最初起步,但付出的社会成本极大,既显失公平,也丧失了效益,违背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在保障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的同时,也迟滞了城市化的进程,形成了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第二波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步骤加快,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水平已达到了工业化中期。在推进第三波工业化过程中,作为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进一步推动了城镇户籍改革,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落差渐趋平衡。随着户籍改革的深入,在户籍制度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步显性化了,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因此,户籍改革必须在统筹兼顾中稳步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城乡政策相配套,全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利益壁垒。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and formation of the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is the product of the first wav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New China. Although it has supported the initial start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in history, it has paid a great deal of social cost, which is not only unfair but also lost its benefit, and violates the general law of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socialist equality. While ens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 of giving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it also delay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forms many deep-seated problems in the dual structure of social urban and rural areas.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second wave of industrialization guided by the market economy, the urbanization step is accelerated, which has formed a strong impact on the du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ince entering the 21 st century, China's development level has reached the middle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third wave of industrializ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ization strategy, the state has further promoted the reform of urba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nd has made a breakthrough progress,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balanced. With the deepening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some deep-seated problems behind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ave gradually become dominant, involving all aspects of the adjustment of interests. Therefore,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reform must be carried out steadily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it should be matched with the urban-rural policy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o comprehensively break down the interest barriers of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分类号】:D63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宇鹏;张同升;;小城镇发展对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及趋势[J];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06期

2 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3 丁刚;张颖;;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回顾与动力机制分析[J];开发研究;2008年05期

4 孙爱军;张飞;贺巧宁;;中国耕地利用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8年11期

5 段成荣;王文录;王太元;;户籍制度50年[J];人口研究;2008年01期

6 张来民;;新世纪中国:全面拆除户籍藩篱[J];时代潮;2001年20期

7 尹中卿;;流动人口管理创新: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钟书,翁里;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张启强;论工业化对“三农”问题的驱动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杨静;石成华;姜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民营经济大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4 马爱军;张明举;赵涛涛;;论“三农”问题的本质及其出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5 李磊;王桂荣;王慧军;;河北省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收入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6 沈忠明;张成君;;新农村建设中綦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7 沈忠明;张成君;;新农村建设中綦江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张文礼;刘海兵;;建立财政政策支持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蔡荣生,赵亚平,吴克禄;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杨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会广;刘忠原;;土地承包权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合托达罗模型的修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刘翠萍;高峰;;影响山东省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翠萍;高峰;;影响山东省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项朝阳;;发展打工经济——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田志磊;袁连生;;地区间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差异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谦;;云南省漾濞县农民收入现状探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7 郭朝晖;陈琳;;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及成因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王敬贤;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彭兵;政府主导的乡村社区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益丰;三农问题视阈中企业领办农业综合性合作社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宋莉莉;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及差异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陈江生;基于系统观的迁移型农村人力资本疏导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高雪萍;中国农村人类发展中的财政支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杨成章;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笪可宁;小城镇核心竞争力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任少波;基于制度分析的城市经济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虎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关玲;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邱玉宾;潍坊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尚璐璐;建国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梅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林润;现行户籍制度及“附加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许加华;莆田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与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9 贾有姣;当前我国农民增收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勇;长沙市农业机械经营模式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11期

2 姚秀兰;论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与改革[J];法学;2004年05期

3 唐和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江业文;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形成及历史地位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5 刘伯文;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1期

6 王文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利用问题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06年02期

7 姬便便,王国军;论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J];科技导报;2004年11期

8 斯仁巴图,香宝;我国土地利用及土地管理现状[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年01期

9 张庆五,张云;从国外民事登记看我国户籍制度改革[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2年03期

10 李辉;中国人口城市化综述[J];人口学刊;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亮;;上海能否揭幕新一轮户籍改革[J];政府法制;2009年10期

2 宋雪莲;;户籍制度改革在大城市遭遇阻力[J];政府法制;2008年11期

3 丁玮;王卓;;浅谈中国户籍制度对公民身份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9期

4 王嘉;;重庆户籍改革:争议中向前推进[J];中国人大;2010年17期

5 邓;王琳;;户籍改革应从“补短板”出发[J];当代社科视野;2009年Z1期

6 王新华;;户籍改革:大中小城市不一样[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8年03期

7 杜睿云;;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新思考[J];北方经济;2009年15期

8 冯一凡;;户籍改革:“公民化”第一站[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1年07期

9 白海军;徐海俊;;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王太元;李开发;马光远;;谁有病谁吃药,谁的孩子谁抱走——户籍制度改革三人谈[J];新远见;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良恕;;21世纪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A];未来五十年北京农业与食品业的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Ian Christmas;;21世纪世界钢铁工业展望[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9年

3 史永吉;;面向21世纪焊接钢桥的发展[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4 郭景芝;茆卫兵;;21世纪中国硫酸工业发展趋势[A];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工——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80周年[C];2002年

5 杨树祺;;21世纪的城市道路与交通[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冯保民;李江川;麻密;;21世纪的绿色北京与现代环保生物技术[A];21世纪新北京生态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韦海文;;21世纪广西精神文明建设展望[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邢长迁;刘纪亮;;蓬莱市21世纪节水灌溉发展规划[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9 张琳;林斌;曹光四;李霞;;二十一世纪中国管理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设想[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雯;王国芳;;21世纪西方女性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主持人: 李响 本报记者;户籍改革对农村土地管理有何影响?[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魏文彪;居住证的含金量应有保障[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程小旭;整体推进户籍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胡亮;上海能否揭幕新一轮户籍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叶健;户籍改革为保增长集聚人力[N];辽宁日报;2009年

6 程勇;户籍改革 成渝特区率先破局[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7 记者 张桂林;渝启动户改,未来10年千万农民有望变市民[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孙维福;户籍制度改革期待实质突破[N];农民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马宏建;各地户籍制度改革仍处在“初级阶段”[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户籍改革牵动万千农民心[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安照;阻力与对策[D];浙江大学;2010年

2 严士清;新中国户籍制度演变历程与改革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葛龙;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接栋正;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及其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龙;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7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杨中强;中东石油与21世纪的中国石油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炜;21世纪新环境下企业组织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苏春海;21世纪领导人才可持续发展方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军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2 李大伟;论我国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魏玉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法理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明军;基于政策变迁理论视角的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可行性及对策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5 牛晓钢;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D];山西大学;2011年

6 马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探析[D];青岛大学;2011年

7 郭蕊;户籍制度改革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D];河南大学;2010年

8 张玉杰;简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D];郑州大学;2010年

9 吴明香;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公共资源的均衡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亮;统筹城乡背景下的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880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0880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1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