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青少年犯罪成因心理学研究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8-07-03 06:00

  本文选题:青少年犯罪 + 一般犯罪理论 ; 参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摘要】: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其成因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犯罪成因研究的主要领域。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相当复杂,已经广泛涉及到了生物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政策等层面,迄今还没有令各方一致满意的定论。作为犯罪行为产生的最直接的因素——心理层面的理论研究则是青少年犯罪成因研究中非常有特色的领域。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成因理论研究逐渐采取了科际整合的观点,结合各领域各个学科的研究对各类青少年犯罪进行研究。青少年危险模式包括了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因素,提供了多元化的取向。我国的学者长期囿于传统的横断研究,鲜有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纵贯研究者,需要进行青少年犯罪纵贯研究的尝试与探索。
[Abstract]: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its causes ar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the main research field of crime causes.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are quite complex and have been widely involved in biological neuroscience, psychology,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policy. So far, there has not been a unanimous conclusion. As the most direct factor of criminal behavi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level is a characteristic field in the study of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recent year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has gradually adopted the viewpoint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of various disciplines in various fields to study various typ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Adolescent risk patterns include community, family and individual factors and provide a diverse orientation. Scholars in our country have been confined to traditional crosscutting research for a long time, and few researchers have carried out longitudinal research on juvenile delinquency, so it is necessary to try and explore the longitudinal research on juvenile delinquency.
【作者单位】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BBA050012)
【分类号】:C91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福,柯群帆;从“严打”看刑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孟奇勋,马磊;论“亲属相隐”及其现代生命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王振生;论意志自由及对预防犯罪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王振生;;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理念的创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陈兴良;周光权;;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对刑法正当根据的追问[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6 董玉庭;董进宇;;刑事自由裁量权基本问题[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7 杨凯;;论刑法规范谦抑原则[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8 陈福胜;法治人性基础的三个视域[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9 范辉清;;论刑罚与矫治的异质性[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10 郑丽萍;丁善超;;拿来之后——期待可能性本土化之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单民;周洪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检察工作[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江必新;程琥;;论判例在WTO争端解决中的适用[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5 陈泉生;何晓榕;;生态人与法的价值变迁[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武玉红;;再论刑事政策之概念[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钧;;应然犯罪概念辨析——“黑社会有组织犯罪”的犯罪学诠释[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8 王钧;;刑事政策观念解析[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赵波;;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犯罪观[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张富洪;谢倩;;新形势下罪犯改造新思路:人格改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任海涛;中国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肖晚祥;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汪菁菁;破坏监管秩序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苏鹏;城市中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史兰芳;被胁迫行为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军;军人一般缓刑适用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刘莉萍;堕落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9 潘伟;假释制度适用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鹏飞;从“亲亲相隐”谈我国窝藏、包庇罪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国;;国外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理论[J];当代青年研究;1985年11期

2 卜康;;资本主义国家的青少年犯罪[J];国外法学;1987年06期

3 王爱华;;90年代青少年犯罪的预测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1989年03期

4 周晓瑾,赵巍;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机制与社会控制[J];青年探索;1996年01期

5 张明辉;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几个问题[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6 陈剑旄;论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7 刘明华,张吉清;关于济南市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近年来我省青少年犯罪现象分析[J];海南人大;2002年01期

9 ;2003年《青少年犯罪问题》总目录[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6期

10 陈健;浅析青少年犯罪模仿心理诱因及对策[J];贵州教育;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

本文编号:2092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092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c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