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矫治个别化研究
本文选题:劳动教养工作 + 教育矫治个别化 ;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对于近两年在劳教工作领域提出来的教育矫治个别化理念,可能有人认为教育矫治个别化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劳教工作的理论界与实践界都是创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劳教工作理论与实践界早在进行教育矫治的个别化的实施,只是没有冠名提出而已。 教育矫治个别化是劳动教养执法过程中的一项隐性原则,主要强调根据劳教人员的个人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治方法和处遇措施。教育矫治个别化是劳教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教育矫治劳动教养人员的有力措施,是劳动教养改革完善的必由之路,研究教育矫治个别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逻辑分析法、比较法、举例法等方法,依据刑罚学、教育学、监狱学、劳教学等理论基础,在分析教育矫治个别化定义的前提下,重点分析教育矫治个别化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论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教育矫治个别化的概念,共有三项内容分别是教育矫治个别化基本内涵、价值分析以及与个别教育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教育矫治个别化的现状与问题,包括管理个别化、教育个别化、劳动个别化、奖惩个别化;第三部分专门提出教育矫治个别化的完善对策。
[Abstract]:With regard to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ization of education correction put forward in the field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ur in the past two years, some people may think that individualization of education correction is a new thing. I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ur work, it is an innovation, but this is not the case in practic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have long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individualized practice of education correction, but they have not been put forward by name. Individu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correction is a recessive principle in the process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law enforcement, which mainly emphasizes different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situation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education correction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persisting in people-oriented education through labor, a powerful measure for education and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personnel, and the only way to perfect the reform of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The research on individualization of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s of logic analysis, comparative method, example method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enal science, pedagogy, prison science, labor teaching, etc., under the premise of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of individualization of education correction,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correction,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individualization, the value analys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ization and individual education;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ndividualization in education, including individualization of management, individualization of education, individualization of labor, individualization of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6.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波;;新中国的加重和从重处罚制度的考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付晓雅;;《刑法修正案(七)》的得与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冯凡英;关于量刑情节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何龙;张宝;;论刑法中的复权制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张波;减轻处罚的含义新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左坚卫;;论雇佣犯罪中雇主的刑事责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李小涛;;单位立功疑难问题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张珊珊;;论我国资格刑立法设置的完善[J];才智;2009年06期
9 杨娟;;罪犯申诉与认罪服法的关系论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高通;;论我国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构建[J];武陵学刊;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尊文;陈建军;张介玉;;刑罚泛化否定论——兼与吴宗宪先生商榷[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吴大华;;论“两少一宽”的少数民族犯罪刑事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冯霜;;浅议刑罚轻缓化的必然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夏尊文;陈建军;张介玉;;刑罚泛化否定论——兼与吴宗宪先生商榷[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5 吴大华;;论“两少一宽”的少数民族犯罪刑事政策[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6 邓小刚;;非监禁刑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黄明儒;黄义华;;怀柔刑事政策的提倡与刑罚结构维新[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贺志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我国知识产权犯罪之刑事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刘守芬;李瑞生;;生命刑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10 康均心;王敏敏;;未成年人犯罪量刑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金刚;量刑情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胡荣;反洗钱战略战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吴晓霏;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胡志军;刑罚功能新论[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谭轶城;论刑法评价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褚晓玲;社区矫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董潇;高危驾驶行为的刑法规制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军;侦查权下沉之检察监督制约模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慧芳;中日环境犯罪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青;论抢夺罪中的抢夺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6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09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