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思考——以“富比”案中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为视角
本文选题:知识产权 + 司法鉴定 ; 参考:《知识产权》2009年03期
【摘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是解决技术争议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困于无相应的法律规定,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导致鉴定无论是程序还是实体都出现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可以从整个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程序出发,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Abstract]:Judicial identific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resolve technical dispute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tigation, but it is trapped in the absence of corresponding legal provisions, and practices vary from place to place in practice. As a result, both the procedure and the entity are confronted with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view of this, we can analyze the reasons behind the problem from the whole procedur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and put forward an operational solution.
【作者单位】: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深圳大学;
【分类号】:D91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镇中;肖允中;;改革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刍议[J];现代法学;1987年01期
2 王永源;刘小力;;浅谈提起知识产权诉讼的条件[J];知识产权;1991年05期
3 方鹏;;英国知识产权诉讼与救济[J];知识产权;1992年02期
4 费宗yN;;中国的知识产权诉讼[J];知识产权;1993年01期
5 李小伟;;论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及发展趋势[J];知识产权;1993年06期
6 刘祖林;回顾与交流——’93《知识产权》杂志综述[J];知识产权;1994年01期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4年04期
8 金光正;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J];人民检察;1995年07期
9 蒋志培;我国知识产权诉讼状况和需要研究的问题[J];知识产权;1995年06期
10 吴军,游建;试论完善我国的鉴定制度[J];法学;1996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建;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在沪成立[N];法制日报;2000年
2 余涛;“当庭宣判”与“只争朝夕”[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3 马来克;知识产权诉讼新趋势[N];北京日报;2001年
4 卞建林 郭志媛;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比较[N];检察日报;2001年
5 张建伟;知识等级制:司法鉴定的误区[N];检察日报;2001年
6 田文昌;欧洲司法鉴定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王立新;司法鉴定制度应予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夏如秋;法国式与美国式[N];四川日报;2001年
9 马来客;司法如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N];北京日报;2002年
10 张俊杰;海事司法的“证据之王”[N];中国水运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付;司法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王清科;论我国司法鉴定程序的调整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王晓木;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D];四川大学;2002年
4 王霁虹;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曹伟文;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6 梁剑;中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殷永军;论我国法医学鉴定体制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侯元贞;论我国鉴定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湘潭大学;2003年
9 郭淑仙;对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万艳红;浅论知识产权诉讼若干问题[D];湘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18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11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