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转型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marked by the planned econom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heavy planned economy, an authoritative politics as an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and an identity system as the operating premise. Starting from the idea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public order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lso needs transformation. To build a modern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should be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to the mode of marketization, socialization, leg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分类号】:D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钢;社会转型刍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杨学功;略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基本特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敏;;高校弱势群体心理健康训练模式的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毕金平;;我国税收立宪之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4 朱红军;颜春元;徐学峰;;对中国篮球人文发展方向的探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哈书菊;;罗马法制下私权的公力救济[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6 潘修华;论中国公民社会组织政治参与的建设问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王太高;李荣荣;;试论权利的演变及其成本——基于政府实现公共利益能力的视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幸颜静;;不当得利制度疑点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9 费安玲;;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洲债法趋同之罗马法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8年01期
10 卞修全;;追寻西方宪法哲学的童年[J];比较法研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德宏;;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研究评述[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范一丁;;司法自由裁量权公正的程序保证[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崔永东;;比较视野里的中西法律文化——兼与古以色列法律文化比较[A];中国与以色列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4 刘莘;陶攀;;公共利益的意义初探[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成栋;;治理与服务:当代西方警察职能的另一主题[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萌;迈向互动式公众参与理念[D];吉林大学;2009年
2 韦群林;中国司法管理学学科构建及发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剧宇宏;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5 张学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7 翁贞林;粮食主产区农户稻作经营行为与政策扶持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郑天娇;美国优先权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瑞君;罪刑法定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杜凡;转型社会的公正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青;农村弱势群体政策支持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杜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青年个性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冼奕;田家河村在《印象·刘三姐》中的文化转型[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4 向国雍;道德法律化的法律经济学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5 刘葵;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6 梅岩冰;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张鹤琳;论中华民族精神及其教育[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郜占川;民意对量刑的影响考量[D];兰州大学;2009年
9 胡晓婷;转型期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常海琴;商业广告的公益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杭生,郭星华;当代中国价值评判体系的转型[J];社会学研究;1995年05期
2 李德顺;“滑坡”与“爬坡”——道德转型期的观念与现实[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正国;;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与和谐社会构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杨明清 ,黄天伏;试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3 吴宁;;社会转型与人的非理性[J];学习与实践;2005年11期
4 王传宝;;试论第三部门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社科纵横;2006年01期
5 汪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的商榷[J];法学;1986年12期
6 钟鹤培;搞好群防群治 强化治本措施 烟台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J];社会;1991年04期
7 陈燕;存钱过日子,花钱过日子?[J];三月风;1999年04期
8 季发严;试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体领导[J];河北法学;1988年05期
9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落实各项措施,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示[J];法学论坛;1990年S1期
10 ;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几点体会[J];人民司法;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舍;;社会转型期中的老年人自助[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2 徐正初;张万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教育[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宋连群;;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4 华章琳;;试论社会转型期的信仰[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山东社科院法学研究所调研组;;山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晶晶;;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祝小宁;毛丹;;政府权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贺善侃;;社会转型期的理想人格塑造[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孙慧梅;;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温志强;;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处理多元利益群体的关系:现状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三争 陈伟民;社会转型期的公众文化培育[N];台州日报;2009年
2 山西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 冯征;社会转型期中的维稳之道[N];学习时报;2010年
3 高亚平 实习生 马新焕;我市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宣传[N];西安日报;2004年
4 ;社会转型期 青年压力最大[N];中国社会报;2005年
5 记者 李志军;着力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N];山西日报;2000年
6 本报评论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重大[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苏仲志 周旭东;部署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N];新华日报;2001年
8 全国政协常委 胡永柱;经济社会转型期多元化矛盾解决机制亟待建立[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彬;社会转型期的政府能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乔梁;我国社会转型中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化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5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楚文凯;社会转型期预防腐败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10 李光辉;墨子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涌;社会转型期忠诚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吕静波;和谐教育的构建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运萍;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透明政府[D];山西大学;2006年
4 王智星;中国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6年
5 钱亚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嬗变与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笑蕾;社会主义公平观辨析[D];山西大学;2005年
7 王纬;社会转型期信用缺失与重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吴玲艳;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若干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鹃汀;和谐社会中少数人权利的保护及其实现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杨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5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14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