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刑罚适用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crime,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crime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issues concerned by the whole society.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 crim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penalty appl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rimes.
【作者单位】: 南阳师范学院法学院;
【分类号】:C913.5;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炎冰;;和谐社会语境下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具体构建[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李筱永;;刑事诉讼公诉案件的私力救济与刑事和解[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9期
3 梁根林;非刑罚化——当代刑法改革的主题[J];现代法学;2000年06期
4 张敬标;;大学生犯罪及预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振生;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刑事犯罪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徐倩;;论刑法的谦抑性——以《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为视角[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余航;论非刑罚处罚方法存在的价值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郭世杰;;浅论青少年罪犯心理矫治[J];边缘法学论坛;2011年02期
5 赵素萍;赵飞;;简论暂缓起诉制度[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刘萍;加入WTO后我国犯罪态势前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王运红;“马加爵现象”的犯罪学透视[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章元珍;李益明;;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与思考[J];研究生法学;2009年02期
9 詹建红;李纪亮;;困境与出路:我国刑事程序分流的制度化[J];当代法学;2011年06期
10 邓文莉;;“两极化”刑事政策下的刑罚制度改革设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雯;;未成年人犯罪处置社会化探讨[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耀华;;完善未成年人特别保护法律体系的反思[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3 谢望原;柳忠卫;;关于“严打”根据的理性思考[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4 林捷;;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批捕制度的改革完善[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5 陶建军;王力欣;范小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证分析——以公诉环节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杜立;;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与未成年人弱势群体[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7 雷驰;;从“厉而不严”到“严而不厉”:逃税初犯免罪的合理性刍议[A];财税法论丛(第10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龙丽达;青少年罪错行为分析与矫治对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盛长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姜涛;刑事程序分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葛磊;刑事制裁体系近现代史纲[D];北京大学;2007年
8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丁英华;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吴立志;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彦煜;论刑事诉讼程序分流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2 马兰;儒家家庭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建设中的价值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汪庆阳;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贺燕平;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兆伟;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之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颖;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剑波;未成年人刑罚替代措施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张茂鑫;论聚众淫乱罪的存废[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冯茜;未成年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方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蒋佳瑜;青少年越轨行为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光权;;论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李洪江;;刑事和解应缓行[J];中国检察官;2006年05期
3 梁根林,黄伯胜;论刑罚结构改革[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4 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J];现代法学;2001年01期
5 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J];政治与法律;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伟;谈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李庆;试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预防[J];中州学刊;2005年05期
3 ;关注在校大学生犯罪问题——对100名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例的剖析[J];北京观察;2005年11期
4 陈天惠;浅谈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张咸杰;;浅析大学生犯罪行为的原因与预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武宝珍;;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动态工作机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06期
7 马广成;;试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与预防[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王金龙;张国萍;;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探因及防范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刘健文;;高校如何遏制大学生犯罪[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6年08期
10 徐兴俊;;大学生犯罪“网开一面”之我见[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润生;伍莉;秦在东;;uv代大[x生犯罪s䌷馈⑻貫藜霸蛱綂——武o"地S@高校[x生犯罪娍查[A];青少年违法及药物滥用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邹晓抒;;当下女大学生犯罪问题浅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颜小冬;;大学生网络犯罪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蒋德;专门预防在校大学生犯罪[N];法制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邢东伟 本报通讯员 翟小功 林s,
本文编号:2203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20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