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反恐怖主义与我国东北地区城市安全

发布时间:2018-10-23 07:32
【摘要】:城市在一定的空间内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城市这种高度的聚集性和防范恐怖袭击的脆弱性会使其成为恐怖分子的重要打击目标。受地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城市面临着国际恐怖主义和国内恐怖主义的潜在双重威胁,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借鉴西方城市反恐经验的基础上构筑我国东北地区城市的反恐防控体系。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material flow, capital flow and information flow are gathered in a certain space. This kind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city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preventing terrorist attack will make it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terrorists to attack. Affected by geographical factors and other factors,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face the potential double threat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and domestic terrorism.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people, we must prepare ahead of tim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citi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中国刑警学院刑侦系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恐怖主义与辽宁省城市安全保障问题研究”(2004G181)
【分类号】:D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玉祥,陈群元;20世纪以来东北城市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祥;刘铁忠;王梓薇;;中美国家应急管理机制比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王士君;宋樝;;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基本框架[J];地理学报;2006年06期

3 王强;;试论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的应对网络体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宋斌;鲍静;;科学发展观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理念和体系探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王光,张明;公安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研究[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陈静;周峰;;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进展及若干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吉宏,盛敏,杨太康;社会转型期重大突发性社会事件的预警、控制与管理问题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肖文涛;;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执行力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石路;蒋云根;;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理论导刊;2007年01期

10 肖文涛;;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执行力建设[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宋斌;鲍静;;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构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士君;冯章献;;中国东北地区四中心城市功能关系优化[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明桂;;论海上危机决策[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与避碰论文集[C];2006年

4 刘艳军;李诚固;李如生;;耦合与响应:东北地区城镇空间发展的多元支撑[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要军;陈安;戎晓霞;;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公共财政应急机制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姜妮伶;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潘亚玲;“9·11”后的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3 唐玉华;权力、安全、经济利益与冷战后的美印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张红梅;公共危机的应对与中国政府的理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5 寇丽平;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张明媛;城市承灾能力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松;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述评及PWCR回应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王家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平;论布什政府反恐战略的困境[D];外交学院;2006年

4 王先芝;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洪桥;东北三省城市职能分类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艳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制与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柏琳;全球化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危机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徐建勇;社会保障制度在公共危机预防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6年

9 林德昌;矿难的制度性分析[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吕伟;技术灾变背景下政府应急机制创新[D];东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段光达;哈尔滨早期城市特点刍议[J];北方文物;1994年02期

2 王胜今;于逢良;;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政府职能[J];东北亚论坛;2006年03期

3 李诚固,李培祥,谭雪兰,刘文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趋势及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1期

4 张复明;区域性交通枢纽及其腹地的城市化模式[J];地理研究;2001年01期

5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6 战金艳,鲁奇,邓祥征;城乡关联发展评价模型系统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地;俊敏;;美国的反恐怖主义新动向[J];世界知识;1986年10期

2 禾作;;美国的反恐怖训练[J];国际展望;1986年19期

3 顾世显;;发展辽东半岛三角洲经济区的意义[J];海洋开发与管理;1986年01期

4 华地;;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的新发展[J];世界知识;1987年09期

5 ;大事记(1987年5月26日—6月10日)[J];世界知识;1987年13期

6 于民生;;“政治瘟疫”跟踪记[J];中国记者;1988年08期

7 ;政党简讯[J];当代世界;1994年03期

8 尤炜祥;美军犯罪调查部中的“风暴沙漠”[J];人民公安;1994年02期

9 微亮;俄罗斯警察拘捕铀窃贼[J];国外核新闻;1994年09期

10 山风;外论综述:陷入腐败泥潭的西班牙工人社会党[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冬林;;老工业基地改革不能单项推进[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金翎;;摆正改革国有经济与发展非国有经济之间的关系[A];国有经济论丛2002——“加入WTO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建平;;拨云破雾指迷津——介绍金宜久和吴云贵的合著《伊斯兰与国际热点》[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4 徐天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A];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3年

5 钟利;;东轻的“神舟”情结[A];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优秀论文专集[C];2003年

6 黄淑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崛起和振兴(代序)[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7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研讨会综述[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8 冯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破解五大难题[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9 徐传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持久的发展动力——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根本出路的思考[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10 王晓齐;;推进东北地区中央企业调整改造 提高中央企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志海;联手反恐怖[N];人民日报;2000年

2 记者 顾震球;反恐怖需各国携手[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3 本报记者 徐翼;恐怖主义 一场特殊的战争[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4 本报驻中亚记者 朱冬传;为了中亚地区的安宁与和谐[N];法制日报;2001年

5 日本中央大学综合政策博士 陈海权;美国“单边主义”走向终焉[N];国际金融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郭学良;多极世界中的俄欧关系[N];光明日报;2001年

7 俞杰;独联体构筑南部之盾[N];解放军报;2001年

8 肖岚;独联体构筑反恐怖联合防线[N];解放军报;2001年

9 记者 茹晴;美国成立专门机构研究网络安全[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10 卢惠兰编译;反恐战争将改变全球关系格局[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明;塔利班的兴亡及其对世界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晓慧;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忠宝;论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李文祥;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4年

5 朱华友;空间集聚与产业区位的形成:理论研究与应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培祥;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琦;增长循环中的衰退与转型[D];复旦大学;2005年

8 张英;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巩顺龙;基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东北制造”技术创新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陈丽蔷;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雨艳;东北地区绿色产业的构建和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毕克贵;大连成为中国重要制造基地的战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葛肃昌;美国反恐怖主义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04年

4 张_";中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5 仲地锋;美国与恐怖主义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6 刘会燕;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的监控系统[D];沈阳工业大学;2004年

7 潘景才;四方公司热电联产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何志;新形势下吉林市招商引资工作探析[D];吉林大学;2004年

9 霍岩;沈阳市高中生体育参与意识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徐怀礼;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88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288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