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危险性与被害性:未成年犯罪人人身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4 17:38
【摘要】:在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中,人身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传统犯罪学中的人身危险性理论并不适合未成年犯罪人的人身特征描述。人身危险性只是未成年犯罪人外在的人身特征,对犯罪生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未成年犯罪人具有的被害性特征,关注这一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but the theory of personal danger in traditional criminology is not suitable for describing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juvenile offenders. Personal dangerousness is only the external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juvenile offenders, and it is the victim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juvenile offenders that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generation of crimes.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is characteristic.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06JZD0010)之子课题“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略述(上)[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牛忠志;借鉴古代保辜制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光君,李永升;死刑权的法哲学反思(下)——真理与歪理[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4 马长生;罗开卷;;犯罪预防、预防犯罪中犯罪人格考量论[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5 周剑君,彭峥嵘;刑罚理念的历史性嬗变──浅论英国替刑制度[J];当代法学;2001年09期

6 郑军男,齐玉祥;德日犯罪论体系思维模式探究[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7 陈劲阳;新康德主义与新古典犯罪论体系[J];当代法学;2004年06期

8 张明楷;刑法学者如何为削减死刑作贡献[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9 舒洪水;张永江;;论共同过失犯罪[J];当代法学;2006年03期

10 刘艳红;论非法定目的犯的构成要件构造及其适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书建;熊金平;;外国刑法中的排除违法性事由比较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张明;量刑基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王新环;公诉权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琼宇;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龚建民;试论流动人口犯罪[D];湘潭大学;2006年

3 丁天球;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方文军;犯罪既遂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李金明;防卫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谭劲松;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王俊梅;我国职务犯罪及防治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徐礼田;期待可能性理论解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杨高峰;亲告罪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10 马立;计算机黑客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牧;张远煌;叶青;夏阳;张宇;林维;万春;;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状况与走向[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张臻;;重庆沙坪坝:外来未成年人“非监禁化”改革[J];检察风云;2011年11期

3 张颖;;论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以宜昌市为例[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4 申栋;;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预防[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5 张远煌;;未成年人涉罪现状调查[J];检察风云;2011年11期

6 贾宇;;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研究[J];人民检察;2011年05期

7 冯水陆;牟兰;;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矛盾简析[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项传军;;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基于广东某市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姜春玲;;从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出发,大力发展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维权站工作势在必行[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4期

10 胡承武;扶正军;;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代福;;试析我省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3 李维国;郭杰;;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齐岩军;;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之必要性[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5 张远煌;姚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以三省市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分析基础[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6 王勇;;未成年人犯罪新特点及其防治方略[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吴法;;改革开放进程中未成年人犯罪态势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8 安宁;;试论农村网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刘永江;;未成年人侵财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晓力;;试论检察机关如何增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s,

本文编号:2292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292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6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