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论农村青少年团伙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发布时间:2018-11-02 16:45
【摘要】:社会各界都在关注青少年团伙犯罪现象,本文就我国农村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及成因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一现象提出预防农村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对策,希望能为遏制这种公害提供帮助。
[Abstract]:All walks of life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juvenile gang crim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rural youth gang crime,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rural youth gang crime. It is hoped that it will help to contain this kind of pollution.
【作者单位】: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法律系;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分类号】:C91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闻静,张连华;关于青少年团伙犯罪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翠花;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特点、心理成因及预防[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翔;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兼评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之规定[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05期

2 阮方民;论新刑法中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适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彬文;几个需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J];江西教育;1981年12期

2 阮汉成;;柘木中学重视务农光荣教育[J];人民教育;1982年03期

3 答旦;;要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4 程定高;;“综合治理” 起而力行[J];音乐世界;1982年06期

5 邹涛;试论犯罪团伙[J];社会科学;1983年12期

6 高文浩;林雅年;黄荣钊;;关于中学政治课设置问题[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3年05期

7 戴伯健;人口增长与青少年犯罪[J];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8 海地;农民教育的办学特点[J];成人教育;1984年01期

9 王胡瑞;反文化心理的凝聚——少年犯罪团伙成因试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06期

10 周民雷;应重视农民的技术教育[J];学术论坛;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天昌;;特殊书稿的特殊加工[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2 邹伟;陈文全;;对“打黑除恶”的法律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邹伟;陈文全;;对“打黑除恶”的法律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花兆合;刘再群;李玲;方大伟;朱钦;;皖南地区农村汉族青少年的Heath-Carter体型法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曹超群;周柏明;;抓住学校阵地 根除农村邪教[A];崇尚科学 关爱家庭 珍惜生命 反对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九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高树森;;努力坚持“五个强化”,积极开展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A];崇尚科学 关爱家庭 珍惜生命 反对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九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程爱红;;坚持“五个结合”扎实推进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A];崇尚科学 关爱家庭 珍惜生命 反对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九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克兰;;弘扬科学精神 抵制邪教侵袭[A];崇尚科学 关爱家庭 珍惜生命 反对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九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代福;;试析我省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仁龙;林红岩;沈磁石;吴道深;;新初进城农村青少年TST实验及一年后复查的解释(摘要)[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翟帆;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献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杉杉;为了明天更美好[N];法制日报;2000年

3 廖新军;瑞士银行业日益“开放”[N];国际金融报;2000年

4 ;拐卖妇女甚烈 综治才是良方[N];检察日报;2000年

5 西北七;教育学生的形式要多样[N];农民日报;2000年

6 河南省公安厅;直面立案不实[N];人民公安报;2000年

7 飞鸿;严惩刑事犯罪 维护社会稳定[N];安徽经济报;2001年

8 陈礼国(作者单位:广西区高级法院);透视暴力犯罪[N];广西政法报;2001年

9 李仁生 杨迪远 蒋太福;加强“义”观念教育预防青少年团伙犯罪[N];广西政法报;2001年

10 雨澳;降低刑事责任年龄[N];法制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繁;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状况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坤;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及其与亲子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强;四川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及对策[D];四川大学;2003年

4 宁平平;下岗失业人员犯罪现象探究[D];湘潭大学;2003年

5 李敏;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松涛;14—18世纪英国的犯罪与地方社会秩序[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英会;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8 陈拥贤;湖南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服务“三农”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9 王艳梅;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松丽;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与避孕状况及其知识教育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06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306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1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