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伤病关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quantitatively the degree of injury participation in forensic med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there is no relevant standard and authoritative explan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jury and injury at present.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data and sufficient argument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with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so as to elucidat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lationship. Results the typ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ction, promotion, initiation, secondary and concurrency (5 "hair") was recognized in the trial. Conclusion the use of words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jury and injury is effective in judici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
【分类号】:D9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涤;与外科有关的法医病理学[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2 张凤芹;猝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3 张海东;法医病理学对临床心脏病学的贡献[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4 陈忆九,刘宁国,张建华;试论法医病理学检验标准体系[J];中国司法鉴定;2004年03期
5 秦秀治,刘全一,王利君;肺动-静脉瘘致死的法医病理学分析[J];吉林医学;2004年10期
6 王萍,肖发民,李伟,李永年,许方,王广新,王开立;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击损伤的法医病理学分析[J];法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7 王振原,余荣军,方俊邦;法医病理学鉴定对处理医疗纠纷的作用[J];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02期
8 程光泽;王琼;赵永年;刘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邢浩伟;何钟;林添春;徐国林;竞花兰;成建定;蒿自睿;;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定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10 邹冬华;陈忆九;;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法医病理学鉴定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法医病理学[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于建云;李惠琼;;电教片《脑的法医病理学检验》[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3 闵建雄;;计算机技术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4 王耀进;;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鉴定一例[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5 何冠英;薛万普;隋成敏;王国林;;1例全饥饿死的法医病理学分析[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李庆伟;陈新山;;268例损伤与疾病的法医病理学研究[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杨建国;;一例脑霉菌病致死的法医病理学讨论[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8 李德祥;;川崎病——猝死法医病理学研究[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9 邹华明;;人骨损伤铁质分布的法医病理学分析[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10 赵晓杰;杨凌云;杨玉洁;白杰;樊栓良;王振原;;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血栓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特征[A];全国第九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 黄光照;推进法医病理学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N];人民法院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马祥涛;法医病理学案例研究报告及综述[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登新;SCN5A基因多态性与心脏性猝死的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33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33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