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观的范式转型——社会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儿童观
[Abstract]:Postmodernism epistemology overturns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knowledge: knowledge is not displayed but constructed.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postmodernism, social constructivism, emphasizes the sociality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The concept of children is a kind of social knowledge constructed by the subject of cognition, which is formed with the birth of "child image" and influences the shaping of "child imag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evolution of epistemolog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al attribute of the view of children makes the concept of children constantly change, and then lea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paradigm, and the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paradigm, a new round of 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al orientation of the view of children from the inferiority angle of focusing on the short one to the advantage angle of focusing on the long term mark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adigm of the child view, which subverts the traditional image of the child and opens up a new space for the growth of the chil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C91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虞永平;论儿童观[J];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2 何瑞菲;陈世永;;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徐文策;;转型期大众传媒失范前因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张登国;;县域城市化进程中的个体障碍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5 万江红;陈炉丹;;农村借贷行为未果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湖北两地农户的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2期
6 张兴;;社会断裂、社会排斥与和谐社会[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杜莹杰;;后现代语境中视觉文化的审美现代性[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8 张美川;;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反思效果[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钟亚妮;霍姆斯与埃德蒙·金比较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10 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岩;;媒介形态发展与媒介认识思想之变迁[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帅庆;;从电视相亲看当前女性独立自我意识的发展[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龙小伟;;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贫困”难题及其破解——以高校研究生智力支农扶农为例的探讨[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陈红兵;陈玉海;;解析新卢德主义对电视的声讨[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谭琳;;从氏族公共财产到“儿童的世纪”——儿童生存状况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吴志文;;讲坛神话与消费盛宴——“后讲坛时代”的消费文化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曹婕;;浅谈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主体性[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琴;;述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旭峰;;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勇;;从审美文化到消费文化——大众媒介在文化转型中的作用[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郑祥荣;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6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淑东;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市场意识前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杨;西方儿童权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姜思哲;叙事学视野下的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守培;《中华武术》杂志的传播学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吴演丽;论尼尔·波兹曼的电视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8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文;论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永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世雄;新公共管理的范式转生论[J];江海学刊;2003年03期
2 杨健;;我国经济法权力范式的批评与重构[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朱延华;;论高校德育领域的范式转型[J];探索;2006年01期
4 申尊焕;闫冰;;西方产业组织学最新研究方法综述[J];理论导刊;2006年12期
5 屈家安;刘菲;郭胜利;;主体间性视阈下的感恩教育范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5期
6 刘艳娜;陈胜;;主权与国际私法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完善[J];前沿;2011年03期
7 王晶宇;;指称抑或条件:对法律概念的语义追问[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2期
8 任晓林,陈云鹏;当代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范式选择[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9 蔡守秋;论法学研究范式的革新——以环境资源法学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10 陆晶;;权利本位研究范式在现代警务中的价值[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树全;;走动式——高校辅导员工作范式初探[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黄涛;;论构建生态技术范式[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方巍;;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本土化思索[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林斐;;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5 万静静;;浅谈不同历史时期翻译范式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漆昌柱;;运动员高级认知过程研究的方法范式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郭永玉;;特质、动机和叙事:人格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整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杜国平;;三值逻辑Sheffer[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9 戴冬香;;对我国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认识与思考[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雷曜;;管理教育范式与模式的比较研究[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黄莉莉;我市举行纪念范式人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N];闽东日报;2009年
2 白刚 张荣艳;当代社会发展的三大理论范式[N];社会科学报;2001年
3 ;“范式”死了[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李怀斌;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与自适应型企业范式[N];经济日报;2003年
5 吕琴;大变局与历史范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冯之浚 张伟 郭强 徐高田;循环经济与末端治理的范式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3年
7 ;开创新的范式[N];建筑时报;2003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 周俊;信息技术、传播范式和社会行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9 朱小宁;打破军事学术研究中的“范式”[N];解放军报;2001年
10 王习平;用什么样的教育面对未来[N];山西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亚军;“反恐”话语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描写与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杜传坤;荆棘路上的光荣[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高峻;基于汶川地震重建的农居建造范式及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覃江梅;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新强;美国《统一商法典》法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黎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善根;知识变迁与社会意涵[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刚;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经济学范式的传承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周晓梅;翻译研究中的意向性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继山;闲暇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之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邓凡茂;课堂评价范式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仲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审美范式的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魏成宇;宫体传统与花间传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潘丽霞;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D];四川大学;2003年
8 穆静;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范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缨;建构中国特色判例制度刍议[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罗丹;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从独白到对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57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35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