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浅析新时期以来农民流动的成因

发布时间:2019-01-06 12:36
【摘要】:新时期以来,农民流动成为最大的社会现实。对农民流动的成因探讨是解决农民流动相关问题的重要前提。探讨了农民流动成因的3个问题,即农村为什么会出现剩余劳动力、农民为什么能够流动、农民为什么愿意流动。
[Abstract]:Since the new period, peasant mobility has become the biggest social reality. It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o solve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peasant mobility to probe into the causes of peasant mobilit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ree problems of the causes of peasant mobility, namely, why there is surplus labor force in rural areas, why peasants can flow, and why peasants are willing to move.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F323.6;D631.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名望;史清华;关星;;农民工进城途径:选择、嬗变与理性回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王立新;人民利益代表的蜕变——苏联共产党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的教训与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周博文;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杨黔明;劳动力就业市场化的再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5 赵幼鸣;;农村未成年人的教育道德责任[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6 尹正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安全问题[J];当代财经;2002年04期

7 宋艳,鲁若愚;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8 王勇鹏;“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与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1期

9 唐福华;王健;朱承志;;关于城乡教师公平问题的探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2期

10 韦丽华;;和谐社会呼唤:效率与公平的统一[J];法制与经济;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名;;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探讨[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杰;建国后党的人才资源思想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柳裕;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之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4 赵新国;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汪青松;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杨庆文;当代中国刑法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春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李钟植;中国乡镇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俊波;禀赋、不确定性与转型期农村劳动力转移[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玲;我国环境保护的伦理导向与法制保障[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2 傅顺;从环境演化角度探讨三星堆文化消失之原因[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3 姜运仓;中国的国家根本利益与中美关系(1989—2001)[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李瑛;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主权问题[D];郑州大学;2002年

5 卿锦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盾;金融开放对我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建议[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李望舒;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显东;后现代主义与高校德育改革[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9 张贵友;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10 欧阳慧;网络时代道德问题的分析与建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蓉蓉;;对新时期乡镇林业站建设的建议[J];陕西林业;2011年03期

2 刘术章;;浅论新时期林业和谐发展的思路与方法[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3 崔婷;;浅谈新时期国土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4 许红寨;;新型农民培育的问题与思考[J];湖湘三农论坛;2009年00期

5 陈令;;新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4期

6 孙月平;;新时期“农业为基础”的战略地位与重点[J];群众;2011年09期

7 王蕊;;新时期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8 刘树海;;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机监理事故档案的管理[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年04期

9 杨灵侠;;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创新之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10 朱燕秋;;试论新时期建湖县蚕桑生产发展的新思路[J];吉林农业;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幼松;;关于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和持续发展的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王海波;;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摘要)[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3 马晓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A];第二届(2002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2年

4 潘熙曙;;办好农业科技示范场是新时期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李晶宜;;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做好新时期农业资源区划工作[A];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袁迎现;袁小丽;;关于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问题的探讨[A];第四届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3年

7 李俊民;;浅谈新时期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A];新时期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1年

8 张俊祯;赵新成;;新时期推动“三农”工作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9 王朝伦;;新时期农技推广发展趋势与对策[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10 倪宏存;;谈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相关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赵树凯;农民流动三十年[N];四川日报;2008年

2 单广玉 本报记者 王雪莹;我国绿色食品进入发展新时期[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2年

3 赵树凯;农民流动三十年[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敬振伦;拓展新时期农业资源区划发展空间[N];贵州日报;2006年

5 通讯员 钟立;围绕统筹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N];浙江日报;2003年

6 王俊霞邋杨荣荟 崔娣英;成安把新农民学校建在地头上[N];邯郸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庄浩;如何为新时期的“三农”问题解结?[N];云南政协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春明 刘文光;组织、引导、保护好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记者 杨平昌;解读新时期海南又好又快发展蓝图[N];海南农垦报;2007年

10 黄海军 曹建春 徐金花;加强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力度[N];中国特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鹏辉;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陈宝峰;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胡映兰;新时期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邓谨;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周应华;中国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6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商五一;新时期农业科技投入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文秋良;新时期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叶长卫;新时期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陈世伟;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景刚;新时期我国农业推广工作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尹博;新时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吴光文;新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李鹏;新时期东北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乐容胜;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培育和造就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明文;新时期构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7 余华;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8 张洪;新时期常德农业推广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9 王晓燕;完善农村技术市场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红安;新时期中国农业劳动组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02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402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