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特别自首制度的改进——以非合作博弈论和犯罪心理学为视角
[Abstract]:Non-cooperative game is a game in which participants reach a binding agreement. In non-cooperative games, the priority of participants in choosing their own actions is how to protect their own interests. The present criminal law and policy of our country have not made any difference in the special surrender of individual crime and joint crime, but the joint crime is different from individual crime after all. Because there is only one criminal in a single crime and more than two in a joint crime, so the passive culprit proceeds from his own interests and chooses to optimize his own interests.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of our country and the special surrender system of the joint crime can increase the conviction that the passive accomplice of the joint crime makes a special surrender behavior in order to take a light turn over.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分类号】:D924.1;D917.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元;挪用公款罪共犯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郭超;;关于结果犯未遂形态的几个问题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唐世月,贺志军;中、德污染环境犯罪的若干问题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邹鸿;;浅析罚金刑对未成年人的适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尹卫华;王贤文;;论危险犯的积极中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江伟;片面共犯的成立范围与处罚依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冯凡英;论妇女作为强奸罪的主体[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赵香如;“诉讼诈骗”如何适用法律?——以实然和应然为视角[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刘涛,宋云超;论家庭暴力犯罪中的正当防卫[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10 高德胜;;论信息域的聚众性犯罪形态[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夏勇;;特拉伊宁的刑法思想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影响[A];《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与法制的影响》学术研讨会、《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伟;法人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郑军男;不能未遂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瑞瑞;不作为共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金明;不真正不作为犯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王连生;价格违法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虹;证券内幕交易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廖芳;论侵犯商业秘密罪[D];湘潭大学;2001年
3 周胜交;论期货犯罪[D];湘潭大学;2001年
4 方文军;犯罪既遂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李金明;防卫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石玉春;论刑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变通的若干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臧德胜;挪用公款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郑勇富;死刑适用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姚玮;论间接实行犯[D];郑州大学;2001年
10 杨高峰;亲告罪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利民;;关于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创新问题[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陆国庆;“电子眼”的能与不能[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李刚;打击犯罪又出新招[N];人民公安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洪志;博弈论视野中的职务犯罪[D];山东大学;2006年
2 霍明;反贸易洗钱合作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益纲;食品安全犯罪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9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42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