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在潜指纹显现中的应用研究
[Abstract]:Using trisodium citrate reducing agent, the Ag ion in the mixed solvent of ethanol and water (volume ratio is 1:1) was reduced to Ag atom and grown into single particle. The nano-Ag prepared is used in the form of liquid and powder for infiltration. The appearance of latent fingerprints on impermeable objects shows smooth fingerprint lines and obvious details.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size,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of nano-Ag on latent finger printing were studied in detail.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司法鉴定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220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XJC820016) 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C,2009BB0135)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00105)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3127)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10304)
【分类号】:D918.91;TB383.1;O614.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铁锐,金明,冯威,卢然,包春燕,赵英英,李铁津,姚建年;钨硅酸/有机胺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和光致变色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10期
2 黄华,吴世法;纳米银胶的光化学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5年11期
3 季淑莉,司民真,苗润才;纳米银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J];光子学报;1999年01期
4 倪靖滨;李红;谢云龙;何春;张巧焕;高德玉;周瑞敏;;纳米银制备与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雷;彭兵;柴立元;李国良;;对苯二胺在不同溶剂中制备纳米银粉[J];材料导报;2011年S2期
2 魏剑英;韩周祥;赵玛;王军;彭辉;胡季帆;;Ag_2C_2O_4热分解法制备纳米银粉[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11期
3 金燕苹,征茂平,金国良,顾明元;原位合成纳米Ag掺杂PVP薄膜的AFM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0年04期
4 王骐,刘跃,刘颖;2,3-二芳基马来酸酐环合反应机理的计算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10期
5 黄焱,潘庆谊,程知萱,张雯,夏崴;镶嵌钨硅酸的新型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致变色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2期
6 徐惠;曲晓丽;翟钧;王毅;史建新;;乙二醇水热还原法制备纳米银[J];贵金属;2006年03期
7 戴兢陶,徐景坤,杨平,杜玉扣,江龙;导电高分子PEDOT/PSS保护银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5年05期
8 马枫茹;刘琨;张毅;潘石;;以新型银胶为衬底的超低浓度R6G的拉曼光谱检测[J];光散射学报;2007年01期
9 和俊;司民真;;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应用[J];光散射学报;2008年01期
10 唐学红;肖先举;;纳米银的制备研究进展[J];贵州化工;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振岭;贵金属纳米颗粒对量子点及卟啉分子的荧光影响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马寒冰;纳米复合绝缘材料设计、制备及耐变频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4年
3 何鑫;多形貌银纳米粒子的化学法制备及其在荧光增强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冯晋阳;金、银纳米有序结构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吴永宽;硅纳米线阵列与银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SERS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习伍;纳米级电磁波屏蔽织物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2 张勇;超细重质碳酸钙的分散及在天然乳胶中的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3 马枫茹;拉曼光谱在血清、黑素瘤及R6G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李小云;重质碳酸钙表面改性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8年
5 陈杰博;以PAMAM为模板纳米金属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铭辉;负载型杂多酸催化氧化柴油组分及提高十六烷值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池振兴;芳香族污染物基因毒性作用的分子水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曹雪伟;纳米银胶的制备及其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余芳;直径可控钴掺杂二氧化锡一维纳米结构制备与表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婷婷;DNA和微生物模板合成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全法,尚通明,朱雯,徐正,倪永红;应用γ-射线辐照技术制备纳米厚度片状银粉的研究(英文)[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张梅,陈焕春,杨绪杰,陆路德,汪信;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0年03期
3 殷亚东,徐相凌,葛学武,吴洪开,张志成;纤维状纳米镍粉的γ射线辐射合成[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99年01期
4 冯威,张铁锐,刘延,卢然,赵英英,姚建年;Keggin结构钨磷酸/聚丙烯酰胺复合物的制备及光性质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10期
5 冯威,张铁锐,刘延,卢然,赵英英,姚建年;Keggin结构钨磷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膜的制备和光致变色性质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5期
6 毕立华,辛明红,王恩波,黄如丹;[(CH_2OH)_3CNH_2]_2H_4SiW_(12)O_(40)·10H_2O的合成、性质及晶体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6期
7 岳斌,唐立昊,朱思三,林欣荣;粉状白钨酸研究(ⅩⅠⅩ)——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十聚钨酸的稳定性和光化学还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9期
8 张昊然,李清彪,孙道华,凌雪萍,邓旭,卢英华,何宁;纳米级银颗粒的制备方法[J];贵金属;2005年02期
9 梁桂勇,翟学良;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银粒子[J];功能材料;1999年05期
10 钟福新,蒋治良,李芳,李廷盛,梁宏;纳米银胶的光化学制备及其共振散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渝生;;元素周期表在门捷列夫的梦境中显现[J];科技导报;2008年09期
2 邵令娴;镍的快速容量测定法[J];化学世界;1955年12期
3 陈尚娴;;LaB_6发射的各向异性[J];稀土;1979年01期
4 赵国玺,黄建滨;表面活性剂混合物水溶液中的囊泡形成(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1992年05期
5 廖展如,张舒,石巨恩,刘长林;双核铜(Ⅱ),铁(Ⅲ),锰(Ⅱ)模型化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检测——氮蓝四唑光还原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468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46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