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刑事被害人权利救助的多维视角

发布时间:2019-05-09 00:49
【摘要】:刑事被害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应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予以全面保护和救助。我国目前还没有从多维视角全面考察和规划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助问题,为全面有效地保护刑事被害人,就很有必要立足于程序、实体、制度和管理等多维视角,建立体系性的被害人保护制度,坚持诉讼外救助与诉讼内救助相衔接,社会救助与国家救助相协调,精神救助与物质救助相统一,事前预防与事后救助相融合,实现对刑事被害人的立体式保护。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1YJA820069)
【分类号】:D925.2;D91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文志;;再论“刑附民”精神损害赔偿[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2 田鹏辉;;构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保障制度之思考[J];法商研究;2008年03期

3 谭志君;;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多元模式[J];政法论坛;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理蓉;;和谐社会的刑事政策与公民参与[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封晓蓓;;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完善[J];才智;2009年30期

3 孟红;;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之救助对象范围略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高永明;;刑事政策下的刑事责任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但未丽;;论市民社会参与刑罚执行之必要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张蓉;;论职务犯罪刑罚体系的调整——刑事政策视角下之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9期

7 南连伟;;论公共治理中的刑事政策[J];福建法学;2011年04期

8 谢望原;季理华;;宽严相济视野中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的发展与完善——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为视角[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胡江;;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的基本问题探讨[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南连伟;;论刑事政策的公共政策定位[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谢望原;邹兵;;试论民事赔偿对不起诉的影响和具体适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亚军;;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合同诈骗犯罪——以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近年起诉案件为例[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陕西经济发展专题学术论坛论文选集[C];2009年

4 斯超;;从刑事政策角度看犯罪产生的社会责任[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单勇;吴飞飞;;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文化研究——运动式治罪的式微与日常性治理的兴起[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荣;反洗钱战略战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岳平;当代中国犯罪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万国海;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召;刑事裁判的可接受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7 胡承浩;中国社区矫正发展的路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阿儒汗;刑事诉讼文化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罗猛;挪用犯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贾文宇;假释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超;中国法治进程中罪犯知识产权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玲芳;我国交通安全犯罪类型化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晓艳;论我国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洪刚;罪责刑相适应的时代特征[D];烟台大学;2010年

6 王震;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刑事对策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7 张s璼,

本文编号:2472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472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