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对犯罪嫌疑人精神病鉴定期间的规定
[Abstract]:It is debatable that the period of mental illness identification of criminal suspect will not be included in the period of detention in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our country and related explanations. It should be recognized that the mental illness identification of criminal suspects is similar to detention in nature. 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such as Germany and Taiwan, it is a type of identification retention, and its strict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are strictly stipulated by law. In order to prevent improper interference in the rights of the counterpart.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d the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ur country should reposition the mental illness identification of the criminal suspect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system.
【作者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品泽;外国刑事回避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2 万毅;刑事缺席判决制度引论[J];当代法学;2004年01期
3 时延安;接轨:挑战与机遇的来临——论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后中国刑事法制的自我调整[J];当代法学;2004年06期
4 汪海燕;解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析宪法修改对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影响[J];当代法学;2005年02期
5 黄维智;;鉴定证据的证据能力研究[J];东岳论丛;2005年06期
6 陈学权;中德强制措施比较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4年03期
7 陆而启;论羁押“必要性”[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年02期
8 林喜芬;现代侦查权力的规制原则与我国侦查程序改革[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5年05期
9 谢进杰;;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中国的建构[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6年04期
10 瓮怡洁;宪政视野中的刑事强制措施——以搜查和扣押为范例的考察[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玲;刑事诉讼客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赵永红;刑事程序性裁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黄文;刑事诉审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孙连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李明;在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D];四川大学;2005年
7 宋强;书证若干问题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8 朱立恒;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章礼明;论刑事鉴定权配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潘利平;刑事搜查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官欣;论刑事诉讼客体[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罗海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李维;直接言词基本原则在我国的确立与相关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刘蕾;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效益[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毛磊;教唆犯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孙记;刑事诉讼证明概念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晓波;刑事诉讼主体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邵琼宇;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9 冉强;论刑事诉讼的功能[D];湘潭大学;2004年
10 范玲莉;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与返还机制及在我国的适用[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三次精神病鉴定逃不出法网[J];人民公安;2004年11期
2 廉长刚,李永涛;浅析精神病鉴定与“杀人执照”[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陈晓英;孙明明;;当前精神病鉴定问题的困境及其解决思路探讨[J];科技资讯;2007年09期
4 黄春宇;范红达;;精神病鉴定 岂能成为真凶的“免死金牌”[J];中国检察官;2011年16期
5 肖晋;;刑事命案中精神病鉴定问题的理论反思[J];法学论坛;2010年05期
6 智世勇;孔萍;;浅议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程序的完善[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陈卫东;程雷;孙皓;潘侠;杨剑炜;;刑事案件精神病鉴定实施情况调研报告[J];证据科学;2011年02期
8 张爱武,罗少芳;司法精神病鉴定制度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傅达林;;谁有权力来认定“精神病”[J];法庭内外;2010年06期
10 ;卫生部要求保障奥运期间的日常和应急用血需求[J];中国药房;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华孟;;110例性自卫能力的法医精神病鉴定案例特点分析[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应宗敏;;我省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后司法鉴定的现状与思考[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军连;常李荣;那薇;杨建武;吴航滨;邹德威;张坚;;抗震救灾期间驻北川前线部队皮肤病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甘湘生;;浅谈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体会[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廖渊云;;青春期跳水女运动员减、控体重期间的营养监控[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陈向齐;肖海;卢敬飞;杨文宇;李卫东;吴再新;刘向农;陈胜平;;某医疗分队野外驻训期间隐翅虫皮炎防治研究[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蒋长好;陈婷婷;;运用多通道近红外光谱评定关节向心屈伸期间前额叶激活[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8 高明;吴瑛;李国强;;艾灸预处理对大负荷训练期间男子中长跑运动员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潘同斌;樊吉红;钱福鸿;李立荣;;大负荷运动及恢复期间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10 庄英杰;段惠娟;贾红军;马洪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生防疫保障探讨[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志灵;警惕“精神病”名义下的“合法伤害”[N];检察日报;2010年
2 博士 许身健;认真质疑精神病鉴定专家[N];检察日报;2011年
3 如皋市检察院 高虹;应将检察监督引入对精神病鉴定程序[N];江苏法制报;2008年
4 杨涛;被告人应当自证是“精神病人”[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5 宋建成 徐红平;从邱兴华案看精神病司法鉴定[N];健康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袁京;精神病司法鉴定能不能由个人“开口”[N];北京日报;2009年
7 记者 王丹;军队部署“十二五”献血工作[N];健康报;2011年
8 实习生 赵天水;精神鉴定何时出现“珍贵范本”[N];南方周末;2010年
9 记者 王凌硕 特约记者 李德;“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航渡期间全面提升医疗救护能力[N];解放军报;2010年
10 记者 王丹 杨秋兰 通讯员 李彦忠;军队医学科技“十二五”发展战略确定[N];健康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鑫;某军区2011年新兵训练期间伤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2 张旭宏;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相关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88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48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