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9-06-02 01:36
【摘要】:本文利用大连市459位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在不同情境下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要求农民工放弃土地换取城市身份时,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会迅速下降;在不预设交出土地资源的情境下,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受到受教育程度、城市住房状况、承包地和宅基地处置方式的显著影响;在预设交出承包地,甚至承包地和宅基地"双放弃"时,受教育程度和城市住房状况仍对其进城落户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心理适应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制定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时,既要注重提升市民化的能力,又要完善农村土地退出补偿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基金】:大连市社科联2011—2012年度重点课题“大连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dlskzd201236)
【分类号】:F249.2;D63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俊;;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调查——基于苏南三市的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09年09期

2 程连生,冯文勇,蒋立宏;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4期

3 龙花楼;;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J];地理学报;2006年10期

4 卢小君;王丽丽;赵东霞;;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对其居留意愿的影响分析——以大连市为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廖柳文;刘沛林;;外来务工人员进城落户意愿调查分析——以湖南省长沙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1年12期

6 侯红娅,杨晶,李子奈;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4年07期

7 任远;;谁在城市中逐步沉淀了下来?——对城市流动人口个人特征及居留模式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8 熊波;石人炳;;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的实证分析[J];南方人口;2007年02期

9 罗明忠;卢颖霞;卢泽旋;;农民工进城、土地流转及其迁移生态——基于广东省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农村经济;2012年02期

10 陈会广;陈昊;刘忠原;;土地权益在农民工城乡迁移意愿影响中的作用显化——基于推拉理论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民;倪红雨;;“空心村”问题及其对策——以汤阴县南阳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2 许丽明;;基于多层次分析框架的农民工城市融合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2期

3 索伟锵;李洪玲;张改清;;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郑州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4 李珊;;农村移居老年人的社会适应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5 江国逊;沈山;;空心化村庄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6 李兆捷;;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研究评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7 张玉梅;王勇;;国内乡村聚落空间整合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8 王攀攀;赵俊三;李红波;;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研究——以昆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9 马凤鸣;;农民工双重社会适应对流向意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6期

10 龙花楼;刘彦随;唐国平;陈玉福;;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新农村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叶鹏飞;;农民工城市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乔家君;刘嘉俊;谢淼;;沿黄典型农区村域空心化特征及其微观机理——以兰考县三个村为例[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3 "北京城市流动人口移民倾向和行为研究"课题组;尹志刚;;北京市常住流动人口的移民倾向和行为调查研究[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4 王义飞;;农民工身份代际传递的制度逻辑——一个再生产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哲远;华元春;;浙江省土地利用规划调控存在问题及改革途径探讨[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宋伟;张凤荣;陈百明;;中国农村宅基地利用与管理现状分析[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文梅;陈松林;;连城县农村宅基地利用研究[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8 王启富;史斌;;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金沙;;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决策的推拉模型分析[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瑞芳;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胡文英;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边振兴;沈阳经济区核心地带村庄用地转型与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孙丽璐;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10 谭雪兰;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演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2490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490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