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咖啡因对乳鼠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9-07-16 21:26
【摘要】:目的考察咖啡因对乳鼠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方法取出生后2~3d的乳鼠脑皮质神经元,在37℃、5%CO2、100%相对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7d后,分别加入终浓度为300μmol/L和1 000μmol/L的盐酸咖啡因培养液,继续培养6~36h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凋亡率,酶标仪测定Caspase-9的活性,电镜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300μmol/L和1 000μmol/L盐酸咖啡因组在给药后6h的钙离子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由正常值43.13±2.02分别增加到45.28±1.16和46.92±1.99;在给药后8h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最明显(P0.05),由正常值443.58±11.77分别下降到289.53±16.47和165.14±14.72;在给药后10h的Caspase-9活性最高(P0.05),由正常值1.00±0.000分别增加到5.33±1.02和8.33±0.92;在给药后36h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由正常值4.94±1.74分别增加到15.98±2.03和18.70±2.09;在给药后24h荧光显微镜下见典型凋亡小体。结论咖啡因对乳鼠脑皮质神经元凋亡有促进作用。
文内图片:神经元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n=12)
图片说明: CH IN J FORENS IC MED 2009年第24卷第6期位的变化,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图1)。表2 咖啡因对神经元凋亡率的影响(n=12)Table2 Effects of caffeine on the rate ofapoptosis in neurons (n=12)检测时间神经元凋亡率(% )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12h 2. 55±1. 52 5. 23±1. 34*7. 55±1. 80*24h 3. 79±1. 25 7. 69±1. 74*10. 53±2. 14*36h 4. 94±1. 74 15. 98±2. 03* 18. 70±2. 09**与对照组相比P<0. 01;*P<0. 01,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group图1 神经元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n=12)Fig1 The change ofm itochondrialm embranepotentials in neurons(n=12)2. 2. 4 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 Caspase-9活性检测与正常组相比较,实验组在加入咖啡因应用液10h时,Caspase-9的活性最高, 12h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P<0. 01),提示咖啡因引起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活性的变化,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图2)。图2 神经元内半胱天冬酶活性的变化(n=12)Fig2 The change ofCaspase-9activities in neurons(n=12)3 讨 论本实验以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作为研究对象
文内图片:神经元内半胱天冬酶活性的变化(n=12)
图片说明: 正常组(P<0. 01),提示咖啡因引起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活性的变化,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图2)。图2 神经元内半胱天冬酶活性的变化(n=12)Fig2 The change ofCaspase-9activities in neurons(n=12)3 讨 论本实验以乳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了解咖啡因对其影响。电镜及荧光显微镜对神经元形态学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在咖啡因终浓度300~1 000μmol/L剂量范围内,神经元出现明显的凋亡。通过本研究可以观察到,加入终浓度300~1000μmol/L咖啡因应用液6h时,神经元内钙离子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其后逐渐下降。说明钙离子活性增高是咖啡因引起神经元凋亡发生的一个早期事件。给药8h时,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其后逐渐上升。说明咖啡因对神经元线粒体产生了损伤
【作者单位】: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法医学系;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卢延旭;郑少攀;纪丽颖;卢欣阳;;MDMA对原代培养乳鼠脑皮质神经元的损伤机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2 刘小山;臧林泉;蒿自睿;李朝晖;刘水平;陈玉川;吴敬东;;海洛因诱导大脑神经元凋亡的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3 易超然,卫中庆;咖啡因的药理作用和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03期

4 牛侨;张勤丽;牛丕业;石樱桃;张玲;王芳;王林平;李秋营;;铝对体外培养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J];卫生研究;2007年04期

5 张壮,闫彦芳,韦颖,林海,孙塑伦,王硕仁,牛福玲,朱陵群;党参总皂苷抗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翔;李萍艳;万再聪;刘维班;;绿茶中提取咖啡因的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2 孙海燕;;东垣脾胃学说研究法门析要[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刘斯斯;陈梦玲;张根华;;咖啡因与味觉感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吴命燕;范方媛;梁月荣;郑新强;陆建良;;咖啡碱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制[J];茶叶科学;2010年04期

5 张娴;邹豪;高申;;咖啡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宋春梅;徐斌;马洪波;;铝暴露对小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及学习记忆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3期

7 杨秀芳;涂云飞;孔俊豪;;茶树次生代谢产物在铁观音茶冲泡过程中的溶出规律初探[J];福建茶叶;2010年10期

8 李鹏;仲伟龄;;氨基比林中毒死亡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2年03期

9 卢佩彦;李泽鸿;郭勇;竞花兰;林文盈;刘小山;;海洛因对神经元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抑制作用[J];法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10 董树国;陆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茶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J];广东化工;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壮;闫彦芳;孙塑伦;崔巍;王硕仁;牛福玲;朱陵群;;党参皂苷L1抗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张壮;韦颖;闫彦芳;牛福玲;崔巍;王硕仁;孙塑伦;朱陵群;;党参总皂苷抗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神经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6年

3 张壮;林燕;张佰特;闫彦芳;牛福玲;孙塑伦;高永红;朱陵群;崔巍;王硕仁;;党参HPLC半制备成分C对缺氧/缺糖损伤中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鸿梅;嘌呤核苷酸补偿对海洛因依赖大鼠 5-羟色胺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彭锐;川党参质量及影响其质量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陈尧;槲皮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六味地黄丸、姜黄素和金雀异黄酮对人体CYP1A2,CYP2A6,,NAT2和XO酶活性的影响及在中药—药物相互作用中的意义[D];中南大学;2009年

4 卫中庆;TENS及COFFEE OR CAFFEINE对DCP干预机制的基础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高苏亚;药物分子与生物相关物质相互作用的方法学研究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进峰;麝香提取物对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伟;分子光谱法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常小梅;饮料补充对间歇性运动后视觉诱发电位及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俊;海洛因成瘾复吸大鼠额叶皮质区Tau蛋白磷酸化、PHF、PKA的改变[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杨焱;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调控β-APP表达在铝神经毒性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代雪飞;咖啡因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部分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邹元锋;九寨刀党质量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崔明思;微波辅助从次等绿茶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工艺及其动力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张来华;参芪水提液纯化技术筛选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0年

10 丁宝月;药物在不同皮肤中的渗透速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希如,张一,马守兴,刘慎如,倪力,于凤霞,曹杰,左锐,李俊如;胚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体外原代分离单层培养方法[J];北京医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2 唐跃明,韩启德,王宪;咖啡因引起离体大鼠脊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释放[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3 郑少攀,卢延旭;苯丙胺类兴奋剂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4 邵延坤,王溪原,王越晖,饶明俐;乳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与观察[J];吉林医学;2003年02期

5 唐一鹏,孙承琳,洪庆涛,刘春梅;中药“健脑液”对培养神经细胞迟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6 孙秀发,刘兆平,章锡平,张忠贤;铝对大鼠神经细胞数目及颗粒空泡变性的影响[J];卫生研究;1999年03期

7 陈莹;中枢兴奋药咖啡因的再评价[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7年04期

8 丁爱石,王福庄,赵桂玲;缺氧对新生大鼠海马培养细胞的影响[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3年04期

9 朱陵群,王硕仁,孙塑伦,范吉平,黄启福,高颖,邹忆怀,张壮,何丽云;参麦注射液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9期

10 高唱,吴伟康,王景周,赵丹洋;HD02对慢性前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2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延旭;郑少攀;纪丽颖;卢欣阳;;MDMA对原代培养乳鼠脑皮质神经元的损伤机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2 雷普平;瞿勇强;周济济;吴伯康;左毅能;;酚氨咖敏急性中毒致死1例[J];法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3 王琦玮;刘良;黄光照;田代勇;;铊中毒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4 司徒向英,洪正刚,袁向红,邓昭科,李烨;儿童蟾蜍中毒死亡4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S1期

5 倪志宇;董玫;马春玲;于峰;李淑瑾;丛斌;;以“案例”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10年01期

6 ;关于加强麻黄素、咖啡因和罂粟壳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J];青海政报;2002年05期

7 Stam Wan;;无敌下午茶[J];科学健身(健尚);2010年04期

8 李明;十种人不宜饮茶[J];中国民政;1998年02期

9 ;关于加强麻黄素、咖啡因和罂粟壳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2年06期

10 郝运申;误服甲醛中毒致死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庸;于华忠;周冬武;廖书桥;卓敏;曾健青;龙维珍;;加热预处理对超临界CO_2脱除绿茶中咖啡因和EGCG影响的研究[A];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桑建利;齐建国;王永潮;;咖啡因增强抗癌药物对肝癌细胞毒性的作用[A];中国动物学会全国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分会第十次形态科学与显微注射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费明东;;茶、咖啡、文化[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4 吴玉红;卢凤荃;;尿中咖啡因的固相萃取紫外导数光谱测定法[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5 徐丹;汪晖;;咖啡因所致IUGR胎儿HPA轴发育异常:基于海马GR的表达调控改变[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陈艳艳;郑荣远;陈国钱;王新施;钱掩映;李佳;陈江帆;;咖啡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A];2008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陈剑;顾传龙;万双林;范顺武;;咖啡因对Fischer 344大鼠骨肉瘤化疗的增效作用[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李鸿雁;李玫;;液体样品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9 周书;鲍冲;黄晶;胡静;张亚杰;刘耕;杨旭;汪晖;;孕中晚期咖啡因暴露对胎鼠宫内发育的影响及其胎盘损伤机制[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池海涛;张经华;周明强;蒋文;刘洋;刘清;;ICP-OES测定咖啡因中Al,Mn和Ni元素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沙昊;哪些病人不宜喝浓茶[N];民族医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召国 王立新 本报通讯员 殷 鹏;黑龙江毒品第一案审判纪实[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魏婷玉;可互鉴的咖啡与茶[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4 沈绪岚;女性何时喝咖啡更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海上飞鱼;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利大于弊[N];医药经济报;2007年

6 窦光宇;咖啡功能的新发现[N];中国医药报;2008年

7 方留民;咖啡因不损害胎儿发育[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任医师 谷峰;无咖啡因咖啡对心脏也有害[N];保健时报;2006年

9 实习生 操秀英;喝咖啡加运动有助预防皮肤癌[N];科技日报;2007年

10 夏 雨;新培育的低咖啡因咖啡[N];大众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玉梅;咖啡因长期暴露影响甜味偏好及肠道糖吸收的基础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2 徐丹;孕期咖啡因暴露所致子代成年代谢紊乱的胎儿发生机制[D];武汉大学;2010年

3 王迎庆;使用腺苷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研究腺苷受体及其拮抗剂咖啡因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4 万双林;咖啡因在骨肉瘤细胞株化疗中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陈日;缺氧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杜秀敏;乳鼠人肝癌异种移植及其细胞免疫排斥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黄骥;模拟缺血预处理对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Cx及I_(Cl,swell)表达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8 陈尧;槲皮素、丹参酮ⅡA磺酸钠、六味地黄丸、姜黄素和金雀异黄酮对人体CYP1A2,CYP2A6,NAT2和XO酶活性的影响及在中药—药物相互作用中的意义[D];中南大学;2009年

9 陈勇兵;假型病毒载体介导tPA基因转导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赵昕;脱氢紫堇碱对培养心肌细胞内钙调控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杨;咖啡因对鸡胚神经发育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2 孙培宾;树脂吸附分离废水中咖啡因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刚;咖啡因逆转骨肉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4 庞琴霞;咖啡因对P53缺失型人肺腺癌细胞H1299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钧;咖啡因促进顺铂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李利芳;咖啡因生产过程中水洗原母污水治理及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7 孙云峰;咖啡因和/或安慰剂对抗30小时睡眠剥夺效果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宋蕾;高原咖啡因对抗30h睡眠剥夺效果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9 殷坚;秦香颗粒对人轮状病毒致感染乳鼠血清IFN-γ、IL-2的影响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王晓琼;叶酸对柯萨奇病毒B3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D];桂林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15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515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0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