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袭警背后的警察形象危机及其有效应对

发布时间:2019-08-01 14:00
【摘要】:近年来,警察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受到执法对象的抗拒、阻挠和袭击的现象屡屡发生,不仅严重侵害了公安民警的人身权利,更是对国家尊严、法律权威的蔑视与亵渎,预示着警察形象危机的出现和加剧。警察形象危机的加深,对公安工作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作用。因此,公安机关应全面把握警察形象危机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以实现警察形象的重塑。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olice have been resisted, obstructed and attacked by the object of law enforcement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ir official duties, which not only seriously infringes on the personal right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police, but also despises and blasphemes the dignity and legal authority of the country, which indicates the emergence and aggravation of the image crisis of the police. The deepening of the police image crisis will have an inestimabl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public security work and eve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refore,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should fully grasp the causes of the police image crisi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olice image.
【作者单位】: 江苏警官学院浦口校区;
【基金】:周寅主持的2008年度江苏警官学院公安实战研究合作科研项目“袭警犯罪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H05)的阶段性成果 周寅主持的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公安机关应对社会风险的路径选择”(项目编号:09SJB840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1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禹竹蕊;对我国袭警事件的法理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旭红;论“黄祸论”的形成根源及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刘少杰;;社会学的相对性与起点多元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素英;论欧洲违宪审查模式对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借鉴意义[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赵晓力;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何在——《比较法的力量与弱点》第十二章读后[J];比较法研究;1996年01期

5 顾元;中国传统衡平司法与英国衡平法之比较——从“同途殊归”到“殊途同归”[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6 易军;;论私法上公序良俗条款的基本功能[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7 孟志强;论股东有限责任制度[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王晋;简论公司经理权力的约束[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9 张喜红;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法治取向[J];长白学刊;2001年02期

10 王亚范;;论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长白学刊;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吕忠梅;;论环境物权[A];探索·创新·发展·收获——2001年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1年

2 陈元欣;王健;;论体育仲裁监督机制的构建[A];2006年体育仲裁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个源与流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的性质:一种多维视角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少元;《钦定大清刑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史飚;商事仲裁监督与制约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文章;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黄敬才;黄遵宪西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罗婧;世界交往新潮与中国主动走向世界机遇的错失:1760—1840[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彭春华;晚清政治法律著作汉译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5 刘淼;朴正熙政权的特征、绩效与局限性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邓志宏;美国行政程序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符颖;中外司法机关设置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之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8 李彩虹;公共政策价值论[D];湘潭大学;2001年

9 李金明;防卫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刘月楚;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奂明;谁给暴力袭警下良方[J];人民公安;2005年21期

2 ;袭警手段升级 增设袭警罪刻不容缓[J];中国人大;2011年08期

3 马洪根;公安执法活动中“袭警”事件的成因及对策[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4 徐迅雷;“袭警罪”的处方悖谬[J];浙江人大;2005年11期

5 顾骏;;“6·30袭警事件”警示了我们什么?[J];检察风云;2008年14期

6 罗长斌;新时期公安执法保障机制亟待完善[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7 宁公宣;不实投诉令人心酸[J];人民公安;2004年18期

8 余海燕;;论警察执法权的规范运作及法律保障[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3期

9 邹优栋;歹徒持猎枪在冠头岭袭警[J];广西林业;2005年01期

10 胡昊昕;;权力袭警:一个危险的信号[J];人民公安;2006年2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传真 彭勇 肖文峰;深圳市宝安区袭警事件基本平息[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特约记者 谢佳 通讯员 邵艳;暴力抗法引出“袭警罪”之争[N];人民公安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李光明 本报通讯员 蔡红雄;遏制暴力袭警犯罪 呼唤行政强制法助力[N];法制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徐伟;“票贩公然袭警”事件背后:暴利催生疯狂[N];法制日报;2010年

5 记者 贺小巍;坚决打击西安地区暴力袭警犯罪行为[N];陕西日报;2005年

6 高勇 徐润;遭遇袭警,,你该怎么办[N];人民公安报;2001年

7 ;袭警频发的思考[N];中国保险报;2006年

8 ;严惩袭警树立权威是关键[N];人民公安报;2006年

9 黄晓华;暴力袭警问题突出[N];海南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赵建明;省公安厅为民警维权出台新举措[N];辽宁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进;警察形象危机及防治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李东;我国现阶段袭警问题的系统分析与防范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1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2521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7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