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的基本特征及治理路径
发布时间:2022-02-26 21:20
目前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已进入长效常治之年,更加强调治理路径的建立。正确认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立、成长、成熟的全部阶段特征,对建立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15起典型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裁判文书为基础,对所涉245名犯罪行为人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及前科状况进行卡方检验,并将上述变量与组织成员层级纳入同一理论模型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计量分析,再对组织形态、行为方式、行业领域、"打伞断血"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中发现:部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层级有一定影响;组织成员之间以地缘关系为主且从众心理突出;组织孕育与存续周期缩短,组织形象公司化;犯罪行为样态软暴力化;非法控制的地域有限但领域扩张速度较快;"保护伞"的保护方式多样;涉案资金来源广、认定难。鉴于此,提高重点人员矫正实效,强化动态管控;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强化重点行业的布控与监管,明确治理主体责任;提升摧毁"保护伞"的根源性惩治理念认知;有效辨别和彻查涉案资产,是构建扫黑除恶常态化、长效化、精准化治理路径的重要举措。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基本特征
(一)样本结构及地域代表性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成员基本样态
1. 不同层级组织成员基本情况
2. 成员之间多有地缘关系牵连
3. 普遍认罪态度不佳且具有从众性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组织样态
1. 组织规模中等,存续周期与孕育周期均明显缩短
2. 组织形象公司化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行为样态
1. 行为样态多样化,由硬暴力向软暴力转变
2. 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暴力形态倾向不同
(五)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非法控制空间样态
1. 以城市和农村为主要犯罪地域,转移性有限
2. 渗透的重点领域呈新兴化、多元化、网络化
(六)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保护伞”样态
1.“保护伞”特征突出,政法机关成为易发区
2.“保护伞”的保护方式多样
(七)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资金样态
1. 违法犯罪所得仍为组织资金主要来源渠道
2. 非法资金的识别存在难度
3. 呈现先积累经济资本后控制政治资本的行为规律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之治理路径
(一)提高重点人员矫正实效,强化动态管控,防止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规模扩大
(二)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将治理核心从周期性打击转向日常防控
(三)强化重点行业的布控与监管,明确有关治理主体责任,挤压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营空间
(四)提升摧毁“保护伞”的根源性惩治理念认知,遏制其对地方的政治影响与社会控制
(五)彻查被隐藏、转移黑财,准确区分涉案财物来源、性质和权属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治理化路径探析[J]. 汪鹏. 法治研究. 2019(05)
[2]论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中“区域”和“行业”的范围[J]. 王志祥. 法治研究. 2019(05)
[3]涉黑犯罪治理的模式重述与进路整合[J]. 张学文.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9(04)
[4]“专项治黑”的行动逻辑与渐进调适——基于T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证考察[J]. 王东杰,谢川豫.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
[5]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产处置的疑难问题[J]. 薛文超. 法治论坛. 2019(01)
[6]黑社会性质组织“保护伞”的刑法规制检视与调试——以涉黑犯罪与腐败犯罪的一体化治理为中心[J]. 徐永伟. 北京社会科学. 2019(05)
[7]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中的暴力手段及软性升级[J]. 林毓敏.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06)
[8]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与黑社会性质组织存续时间起点的认定[J]. 叶小琴.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06)
[9]当前中国有组织犯罪的现状、特点、类型和发展趋势[J]. 靳高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10]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经济分析[J]. 贾宇,舒洪水. 现代法学. 2005(01)
本文编号:3644994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基本特征
(一)样本结构及地域代表性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成员基本样态
1. 不同层级组织成员基本情况
2. 成员之间多有地缘关系牵连
3. 普遍认罪态度不佳且具有从众性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组织样态
1. 组织规模中等,存续周期与孕育周期均明显缩短
2. 组织形象公司化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行为样态
1. 行为样态多样化,由硬暴力向软暴力转变
2. 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暴力形态倾向不同
(五)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非法控制空间样态
1. 以城市和农村为主要犯罪地域,转移性有限
2. 渗透的重点领域呈新兴化、多元化、网络化
(六)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保护伞”样态
1.“保护伞”特征突出,政法机关成为易发区
2.“保护伞”的保护方式多样
(七)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之资金样态
1. 违法犯罪所得仍为组织资金主要来源渠道
2. 非法资金的识别存在难度
3. 呈现先积累经济资本后控制政治资本的行为规律
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之治理路径
(一)提高重点人员矫正实效,强化动态管控,防止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规模扩大
(二)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将治理核心从周期性打击转向日常防控
(三)强化重点行业的布控与监管,明确有关治理主体责任,挤压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营空间
(四)提升摧毁“保护伞”的根源性惩治理念认知,遏制其对地方的政治影响与社会控制
(五)彻查被隐藏、转移黑财,准确区分涉案财物来源、性质和权属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治理化路径探析[J]. 汪鹏. 法治研究. 2019(05)
[2]论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中“区域”和“行业”的范围[J]. 王志祥. 法治研究. 2019(05)
[3]涉黑犯罪治理的模式重述与进路整合[J]. 张学文.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9(04)
[4]“专项治黑”的行动逻辑与渐进调适——基于T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证考察[J]. 王东杰,谢川豫.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
[5]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产处置的疑难问题[J]. 薛文超. 法治论坛. 2019(01)
[6]黑社会性质组织“保护伞”的刑法规制检视与调试——以涉黑犯罪与腐败犯罪的一体化治理为中心[J]. 徐永伟. 北京社会科学. 2019(05)
[7]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中的暴力手段及软性升级[J]. 林毓敏.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06)
[8]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与黑社会性质组织存续时间起点的认定[J]. 叶小琴.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8(06)
[9]当前中国有组织犯罪的现状、特点、类型和发展趋势[J]. 靳高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10]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经济分析[J]. 贾宇,舒洪水. 现代法学. 2005(01)
本文编号:3644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364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