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中国国家舆情安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1:26

  本文关键词:中国国家舆情安全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安全 舆情安全 舆情管理


【摘要】:现阶段,舆情斗争已逐渐转变成国家利益斗争的重要体现。西方国家力图凭借强劲的传播实力全面拓展舆情,追求舆情霸权,甚至为打击中国,恶意在国际社会上广布扭曲中国事实的言论。这种舆情传播,严重冲击并威胁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全球各国,尤其是中国在尽力提高经济安全力度的同时也已注意到国家利益矛盾下的舆情安全问题,并将该问题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信息化水平提升,促使更多不安全因素冲击国家舆情领域。现阶段,中国正紧追慢赶地进行转型,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在这个关键时期,不良情绪却频频爆发,偏激舆论滋生,促使舆情安全逐渐趋向复杂化、多元化、敏感化,多变性增强。社会结构革新,全球各国利益诉求愈加多变,社会矛盾日渐复杂,致使舆论冲突逐渐增加,舆情分化程度提高,国家舆情威胁加剧。除此之外,就传播特点而言,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带来了更多的新媒体工具,推动全人类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特别是微信、微博等社交类媒体,为舆情传播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性。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发展的当下,舆情传播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复杂性,离散性也愈加突出。在此助力下,舆情分析难度进一步提高,舆情引导效率难以提升。党在召开的十八大会议上高度强调:应加大力度贯彻落实我国的安全战略,构建更健全的工作机制,对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高度警惕,并防范其颠覆性活动,充分保障我国安全与国家利益。而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指出要构建国安委,加大国内安全体制的健全力度,贯彻落实我国的安全战略,充分保障我国安全与国家利益。在国家思想宣传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党与政府需立足主流思想,引导舆情趋向主旋律,扩大正能量的浸染范围,使全社会都能积极加入到主流舆情传播中来,形成良好的舆情传播氛围。同时,各宣传部要紧跟时代潮流,挖掘新工具新方式进行创新宣传,让国内外同胞都了解中国故事,真正实现中外思想融合,把中国好声音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由这些论述不难看出,国家舆情安全不容忽视,必须要与时俱进,结合科学理念做好风险预警,才能真正保障国家安全,社会和谐发展。基于此,应在国家安全战略中为国家舆情安全发展开辟专属策划环节并对其深入研究,这是中国贯彻安全战略亟需完成的任务。。本研究在上述背景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形势,立足多个维度深入探析了我国舆情安全问题,因而本研究具有创新性与前沿性。现阶段,学界越来越重视国家舆情安全研究,剖析该主题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加。然而纵观各项研究成果,其普遍具有较明显的零散性,深入而系统化的探究尚未有研究者尝试。基于现阶段舆情安全之理论定义以及其他领域的安全概念,本文重新界定了国家舆情安全,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说。该定义既明确了“国家舆情安全”具有的内涵,又阐明了明确的外延指向。其内容主要有:首先,详细阐述与国家舆情安全密切相关的理论,深入剖析其所处的战略地位。在借鉴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之上,全面阐释这个概念。即分析说明国家舆情对国家利益、形象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强调国家舆情的重要地位;在论述中,本研究说明了国家舆情安全的根源是全球化与信息化。基于这个问题,立足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探究国家安全离不开国家舆情安全的支持。其次,详细剖析现阶段的舆情形势,并说明其对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就国内舆情安全情状来看,新媒体严重影响了国家安全。最后,结合国内舆论安全现状,构建相适应的国家舆情安全机制。特别是在决策管理上,明确存在的问题,构建综合性决策管理系统。与此同时,针对国家的舆情传播需要,增强舆情引导能力,特别是要提升我国舆情的国内影响力,探析传播技巧与传播渠道,详细阐述利用新媒体增强舆论应对能力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国家安全 舆情安全 舆情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2.63;D63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7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3
  • 1. 选题背景11-12
  • 2. 研究意义12-13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16-17
  • 一、国家舆情安全的概念界定与意义分析17-23
  • (一) 国家舆情安全的概念17-18
  • 1. 舆情17
  • 2. 国家舆情安全17-18
  • (二) 国家舆情安全的意义分析18-23
  • 1. 国家舆情影响政治安全18-19
  • 2. 国家舆情影响经济安全19-20
  • 3. 国家舆情影响文化安全20-21
  • 4. 国家舆情影响社会安全21-23
  • 二、当代中国国家舆情安全形势23-29
  • (一) 十八大后中国国家舆情安全形势23-24
  • 1. 国家舆情整合力需进一步加强23-24
  • 2. 国家的认同感需进一步提高24
  • (二) 新媒体对中国国家舆情安全的影响24-29
  • 1. 新媒体的出现加大了舆情安全控制难度25
  • 2. 新媒体的出现放大了舆情安全的危害程度25-27
  • 3.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舆情安全边界变得模糊27-29
  • 三、当代中国国家舆情安全的优化分析29-42
  • (一) 建立中国国家舆情安全管理体系29-32
  • 1. 构建国家舆情安全管理智库29-30
  • 2. 大力提升国家舆情安全管理水平,创新舆情安全管理方式30-31
  • 3. 完善国家舆情危机管理机制31-32
  • (二) 加强国家舆情安全权威引导32-38
  • 1. 全面提升舆情安全自身影响33-34
  • 2. 全面创新国家舆情安全传播方式34-36
  • 3. 全面开发国家舆情安全传播路径36-38
  • (三) 全面提升新媒体舆情应对处置能力38-42
  • 1. 提升新媒体舆情环境下的防御危机能力38
  • 2. 建立舆情表达平台,,提升新时代网络舆情的博弈能力38-40
  • 3. 利用新媒体意见领袖来引导舆情40-42
  • 结论42-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8
  • 后记48-4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涛甫;;当下中国舆论表达与媒体表达功能转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丁柏铨;;对新中国建立以来舆论形态的历史考察[J];当代传播;2011年01期

3 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唐克超;;网络舆论对国家安全影响问题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8年06期

5 李净;;试论网络舆论安全[J];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04期

6 黄志高,姜庆;浅析邓小平加强执政合法性的思想[J];兰州学刊;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686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686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a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