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认罪态度对法官判决影响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28 11:07

  本文关键词:认罪态度对法官判决影响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认罪态度 量刑程序 司法裁判


【摘要】:被告人的认罪态度会对法官的判决产生影响,这不仅因为认罪态度是酌定量刑情节,而且与法官的个人因素也有着密切的关联。认罪态度对法官判决影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一种感性的刺激,比如通过影响法官的情绪从而对法官的判决产生影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义务本位主义的诉讼模式,再加上定罪与量刑一体化的制度设置,关于被告人认罪态度的法律规定实质上会对被告人的权利产生负面影响。为限制法官在认罪态度认定方面的自由裁量权,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应建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进行量刑辩护,把构成认罪态度的各个要素进行量化。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关键词】认罪态度 量刑程序 司法裁判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 三江青年学者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7.2;D926.2
【正文快照】: 认罪态度是最常见的刑事案件酌定量刑情节之一。所谓态度,一般是指“对人或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1](P733)。认罪态度可以界定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从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认罪态度是主观性极强的一种量刑情节,这也就使得认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荣;;影响刑事法官判决因素的实证考察[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2 陈兴良;;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考察[J];法学评论;2012年03期

3 陈兴良;;死刑适用的司法控制——以首批刑事指导案例为视角[J];法学;2013年02期

4 胡铭;;陪审团在死刑案件中适用的价值分析[J];时代法学;2006年02期

5 陈瑞华;;义务本位主义的刑事诉讼模式——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程序效应[J];清华法学;2008年01期

6 喻福东;;论“认罪态度”在量刑情节中的定位[J];行政与法;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玲;李家宏;;论刑事诉讼中诉判同一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波;;新中国的加重和从重处罚制度的考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郑好;;比较法视野下的监听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林喜芬;;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宏观位阶——兼评中国证据规则的宪法化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5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孙泳;;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及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付晓雅;;《刑法修正案(七)》的得与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奚玮;杨锦炎;;论监听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运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冯凡英;关于量刑情节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何龙;张宝;;论刑法中的复权制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毅;;检察官角色与检察权配置[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单民;上官春光;;和谐语境下的职务犯罪侦查公开问题[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赵靖;;论我国检察机关选择起诉权的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夏尊文;陈建军;张介玉;;刑罚泛化否定论——兼与吴宗宪先生商榷[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大华;;论“两少一宽”的少数民族犯罪刑事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冯霜;;浅议刑罚轻缓化的必然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夏尊文;陈建军;张介玉;;刑罚泛化否定论——兼与吴宗宪先生商榷[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8 吴大华;;论“两少一宽”的少数民族犯罪刑事政策[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邓小刚;;非监禁刑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黄明儒;黄义华;;怀柔刑事政策的提倡与刑罚结构维新[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周金刚;量刑情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胡荣;反洗钱战略战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孙凌凤;酌定量刑情节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谭轶城;论刑法评价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褚晓玲;社区矫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董潇;高危驾驶行为的刑法规制问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海娇;我国刑事诉讼见证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宋超;自诉转公诉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阮露玫;论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后藤武秀;判例在日本法律近代化中的作用[J];比较法研究;1997年01期

2 钱大军,张成元;法律解释的必为性和可行性[J];当代法学;2002年07期

3 赵秉志;彭新林;;我国死刑适用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研讨——以李昌奎案及其争议为主要视角[J];当代法学;2012年03期

4 周道鸾;中国案例制度的历史发展[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5 车浩;;从李昌奎案看“邻里纠纷”与“手段残忍”的涵义[J];法学;2011年08期

6 张志铭;;对中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基本认识[J];法制资讯;2011年01期

7 陈瑞华;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J];法学研究;2002年05期

8 陈瑞华;;司法过程中的对抗与合作——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理论[J];法学研究;2007年03期

9 王军;卢宇蓉;;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11年02期

10 ;判例在联邦德国法律制度中的作用[J];人民司法;199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利民;郑馨智;;对量刑均衡的一些思考[J];法学杂志;2009年11期

2 沈盼盼;;司法裁判与情感[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3 孙景建;杨阳;;对“赔钱减刑”的思考[J];天府新论;2007年S1期

4 余行飞;;对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再检视——以一起生母杀婴案为切入点[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11期

5 徐月珍;李彤;;浅谈法官自由裁量权问题[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时名早;法官自由裁量权及其控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秦国玉;;试析法官的自由裁量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陈瑞华;;脱缰的野马 从许霆案看法院的自由裁量权[J];中外法学;2009年01期

9 郑利明;法官自由裁量权与司法公正[J];咸宁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定全;;论法官自由裁量权与案件实体公正的实现[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毅;;论法官对举证责任自由裁量权的行使[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刘伟民;;论法医伤残鉴定中的自由裁量[A];广东省法医学会成立两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C];2004年

3 周立新;薛健;;探索量化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处罚规范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4 田立东;毛瑞江;;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之我见[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5 ;BOX 新手上路·角色篇[A];中国定向运动文献汇编(2005)[C];2005年

6 石柏林;石亚男;;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反腐败的关键[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7 魏景;;明晰水权 合理调解水事纠纷[A];广西水利厅厅庆征文选集(1)[C];2004年

8 王春香;;浅议海事行政处罚中自由裁量权的正确使用[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徐乐游;;论海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议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2年

10 徐乐游;;论海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A];中国航海学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科全 徐捷;尊重一审法官的自由裁量权[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沈峥嵘;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到底该多大[N];新华日报;2004年

3 吴学安;给法官“自由裁量权”加框框[N];国际商报;2005年

4 李玉萍;在良知和理性之间[N];法制日报;2007年

5 郭华;话说法官的自由裁量权[N];法制日报;2005年

6 郸宣 侯良清;法官应慎重行使自由裁量权[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徐立强;析合同法赋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权[N];江苏经济报;2001年

8 ;统一思维求均衡 规范量刑保公正(上)[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统一思维求均衡 规范量刑保公正(下)[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张山东;司法裁判仅有技术层面的公正是不够的[N];检察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奕;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2 杨柳;司法裁判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兵;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李岩峰;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崔军;论司法裁判[D];吉林大学;2008年

6 周金刚;量刑情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郭磊;量刑情节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于宏;英美法救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艳玲;量刑方法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王联合;量型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玮;量刑公正的程序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郑玉;论法官自由裁量权[D];吉林大学;2004年

3 宝音图;量刑规范化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谢洪程;论量刑自由裁量权及合理控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张芳;论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D];山东大学;2005年

6 洪炳龙;论法官自由裁量权之正当性行使[D];厦门大学;2009年

7 赵志梅;量刑程序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陈玉萍;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与规范[D];安徽大学;2005年

9 李静;试论民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朱勇;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和限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47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47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f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