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维护社会稳定走向增进社会质量——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取向转型
本文关键词:从维护社会稳定走向增进社会质量——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取向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好社会 生活质量模型 社会稳定模型 社会质量模型
【摘要】:"社会性"的释放与保障是达致"好社会"的根本,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在关于"好社会"的评测模型中,生活质量模型更适用于评估社会政策的效能,但却难以反映出社会本身整体的福祉水平和治理状况;社会稳定模型能够有效地发现社会风险源,但其中的评测权配置会对社会治理绩效产生直接影响;社会质量模型倡导培育"社会性",通过经济社会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以及社会赋权填补了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模型中的盲点。我国社会治理需要从维护社会稳定迈向增进社会质量。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好社会 生活质量模型 社会稳定模型 社会质量模型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KZXB1265)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技能形成体制与劳工社会保护”(16BSH06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11&ZD14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C91
【正文快照】: 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治理一词还是社会科学中的边缘性概念,但目前它已经成为席卷学界、新闻界、乃至政界的一个热门词,它也从兴起时更多是考量交易成本的概念逐渐拓展为一个综合性学术概念。从学理上来说,“治理”概念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治理是一种结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新锋;;社会质量理论研究述评[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2 周若辉;;在重构社会信任中提升“社会质量”[J];湖湘论坛;2013年03期
3 林卡;;中国社会的发展战略和前景:从提升生活质量走向增进社会质量[J];探索与争鸣;2011年06期
4 唐钧;;社会建设与社会质量[J];金融博览;2012年03期
5 王沪宁;中国:社会质量与新政治秩序[J];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6 王卓祺;冯希莹;;治理视角下的社会质量与社会和谐的比较分析[J];江海学刊;2010年03期
7 林卡;;从生活质量的提升走向社会质量的增进[J];杭州(我们);2011年05期
8 金桥;;社会质量理论视野下的政治参与——兼论西方概念的本土化问题[J];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9 李勇;徐延辉;兰林火;;社会质量测量维度与城市社区创新——基于深圳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10 黄海燕;;论和谐社会的社会质量[J];科技信息;2013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义飞;;社会质量与贵州社会发展[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张海东;社会质量:社会发展研究的新视野[N];光明日报;2010年
2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 张海东;从社会质量看国民幸福[N];文汇报;2011年
3 张海东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社会质量: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张俊;社会质量可用四维度衡量[N];广东科技报;2010年
5 南方日报记者 蒲荔子 实习生 孙琦;中国的终极目标是提高社会质量[N];南方日报;2010年
6 林卡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亚洲社会质量研究联合会主席;为中国社会质量把脉[N];中国社会报;2010年
7 安庆师范学院 朱士群;社会质量与社会建设的任务[N];安徽日报;2011年
8 特约记者 杨昌明;队伍建设正规化 罗甸公安提升服务社会质量[N];法制生活报;2010年
9 记者 江潇;奏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量发展强音[N];攀枝花日报;2013年
10 林卡;社会质量和谐社会的理论支点[N];中国社会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海燕;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质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2 廖晶波;社会质量视角下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3 安超颖;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保率与社会质量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54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54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