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对理解犯罪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7-08-29 22:31
本文关键词:经济学对理解犯罪的贡献
【摘要】:过去十年来运用实证经济学方法对犯罪以及刑事司法制度的研究急剧增多,其中许多研究都强调对因果关系而不是相关性的识别。这些研究通常认为更多的警力和监禁人数会导致更少的犯罪,而当前在美国使用的死刑似乎对减少犯罪并没有影响。此外,我们回顾了主要由经济学家参与的其他三种与犯罪行为相关的争论:种族形象定性、易隐藏型武器法律和堕胎合法化的影响。
【作者单位】: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威慑 权利剥夺 刑事司法
【分类号】:D917;F069.9
【正文快照】: 一引言 ” 漫不经心的观察者也许会认为经济学对犯罪活动的理解毫无贡献。经济学貌似是一种与市场交易有关的学科,其中的当事人以获取交易的好处为目的而自发行动。与此相反,许多犯罪行为,比如杀人和偷窃,本质上看是一种非自愿的甚至强迫性的行为。而且,很多犯罪行为似乎是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蕊;;浅谈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3年07期
2 贺毓;;刑事司法赢得公众信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叶宁;左勇;;犯罪打击与权利保障的双重悖反——刑事推定现状的反思[J];法制与社会;2012年28期
4 邓斌;民愤、传媒与刑事司法[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年01期
5 线教平;;追究春游事故责任,法律岂能错位?[J];福建教育;2014年Z4期
,本文编号:755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5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