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我国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回应机制研究——基于社会冲突理论

发布时间:2017-08-30 19:56

  本文关键词:我国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回应机制研究——基于社会冲突理论


  更多相关文章: 群体性事件 社会冲突 回应机制


【摘要】:从近年来我国群体事件的处置来看,导致事态失控的政府回应不外乎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较强硬的措施加以应对,另一种则是无回应,即有关部门对事件采取消极不作为的态度。文章通过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分析认为,群体性事件发生有其必然性,而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因素,不必以一种"泛政治化"的眼光来看待民众维护自身利益的抗争。这样的视角也是政府在回应、处置群体事件的政策制度方面得以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社会冲突 回应机制
【基金】:作者负责的重庆社科规划博士项目“群体性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研究”(2012BS3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1.43
【正文快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指出,中国在就业、收入分配、劳动关系、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1]各级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如何有效地回应处置群体性事件也因此成为我国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琳;;“无组织化”: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风险因素[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年02期

2 杨敏;;群体性事件之政府答卷[J];决策;2009年01期

3 朱玲琳;;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马克思与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比较[J];兰州学刊;2013年08期

4 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张卫;;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形成及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05期

6 肖唐镖;;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概念、类型与性质辨析[J];人文杂志;2012年04期

7 林闽钢;;论我国群体性事件管理的柔性化[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05期

8 张华民;;我国行政问责法治化的困境与路径[J];行政与法;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颜良伟;;冲突与协调:民事抗诉中检法关系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殷琼;;试析乡村精英在群体性冲突预防中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刘小年;;农民工社会系统的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5 明成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群体性事件进行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吕欣;;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李广学;杨秀梅;;冲突与和谐——我国转型期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8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9 林兴初;;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机制——基于台州市2005—2009年党政部门信访数据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郄海霞;;美国高校与社区关系:冲突与合作[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鄢圣华;;公共服务外包合同的签订[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4 杨守涛;;公共安全管理恶性个案倒逼机制的制度反思[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7 燕继荣;;政治文明、宪政与公共管理[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燕继荣;;构建民主和谐社会,需要投资社会资本[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9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郝彩虹;;冲突与和谐——从科塞的冲突功能理论看我国农民工与市民的利益冲突[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8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兆丰;基于竞合战略的中国汽车行业供应链优化模式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海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晓云;我国基层政府回应能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J];长江论坛;2010年04期

2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3 王锡锌;;利益组织化、公众参与和个体权利保障[J];东方法学;2008年04期

4 曾海若;;群体性事件:从政治概念到法律概念[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陶鹏;童星;;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应急失灵”及其矫正——从2010年西南五省(市、区)旱灾谈起[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7 宋宝安;于天琪;;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8 ;“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J];w,

本文编号:761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761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3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